title

講道系列

前一篇     後一篇     修改     回"公佈欄"

標題 / 130105 天國好像 (馬太福音第13章)        編號 /  851
發佈者 /  康來昌       發佈時間 /  Thu Apr 2 05:27:57 2020
文字PDF /      講道MP3 / 

天國好像 (馬太福音第13章)



  看馬太福音,從13:1看起,我來讀,「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裡出來,坐在海邊」。學者跟我們講,這是耶穌生平裡最忙的一天。耶穌是很忙,忙到有的時候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了。那麼這一天聽說是最忙的。這一天他講了很多的道,也做了很多的事,然後在這一天完了以後,他也再做了一件事,就是去格拉森趕鬼。不過我們不去看那部分。

  馬太福音在這裡寫得有點生動,「出來,坐在海邊」。一般講道的時候,都是站著的。(今天我們是非常學習耶穌的,我坐下來;如果要完全像耶穌,就我坐下來,你們通通站起來。這只是讓大家輕鬆一下。)聖經這樣講,我不知道是不是耶穌很累了,所以這樣來描述,他「坐在海邊」。然後來的人就越來越多了。那麼,各位,假如我們繼續有人來,這個房間,繼續來二十個人、三十個人,那我可能要坐或站在窗台上了。人越來越多,的聚集,那麼耶穌就上到船上去了。為甚麼上到船上,這裡沒有怎麼多講;但在路加福音,耶穌呼召彼得的那次有講,他請船主彼得和約翰把床稍稍開離岸邊一點,這樣群眾就不會擠過來,這樣群眾就在岸邊,他就在船上講道,要不就太擠了,他沒地方站了。

  「很多很多的人,他就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耶穌就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我是很感激主讓我有很多的學習。現在年紀越來越大,學習的能力越來越差,常常需要一個環境裡好一點,包括我常常很希望如果我講道的時候音響好一點,我不必花很多力氣喊。可是到二十世紀初,都沒有麥克風。如果我記得不錯的話,麥克風連接擴大器放大應該是十九世紀末才開始有的。這今天很難想像,各位,如果在露天的話,你能跟多少人講話?你看耶穌講道的時候,常常很多人,甚至上萬人。但十八世紀,英國有名的佈道家喬治•懷特菲爾德(George Whitefield),他跟上萬人在露天的廣場,包括他的同伴衛斯理(John Wesley)也是在露天的廣場跟上萬人講。懷特菲爾德(George Whitefield)的好朋友是美國開國元勳弗蘭克林(弗蘭克林到死都不信主,但他是他的好朋友)。懷特菲爾德(George Whitefield)有次在費城講道,弗蘭克林也就去試過他的聲音能傳多遠。我聽說,懷特菲爾德(George Whitefield)的聲音像小喇叭一樣,能傳很遠。他說:「我走了將近方圓一公里,就是有幾萬人,在一個角落裡都可以聽得很清楚。這我很難想像。各位,我現在這裡講,我相信外面窗戶打開,人在二十公尺以外,可能就不大聽得到。就是要這樣吼叫,講這麼久,是很累的。過去所有的,包括在出征前,我都不知道羅馬皇帝或元帥怎麼樣跟幾萬人的軍隊發表演說、感動別人。我都不知道那怎麼講。是用紙捲成喇叭嗎?那效果也有限。

  不過在這裡,我是在表達:「在以前講道是很辛苦,很艱難的」。這艱難除了用力氣以外,耶穌還要用很大的腦力。我也很感謝主,這都靠著聖靈。羊群需要牧人牧養,我知道你們沒有牧師,那缺少牧人怎麼辦呢?我們只有求主幫助我們彼此之間能夠互相牧養,互相幫助。包括剛才剛剛信主的弟兄,他就單單講到我們很高興的事,我自己就得到一些牧養、餵養。「我們很高興,因為我們今天有位弟兄他信主了,大家都很高興唱這個歌,我們彼此得到牧養。」

  我們需要牧者,牧者牧養的時候,常常需要講道,這是我們基督教很重視的。講道,就很需要能夠講得人家聽得懂。要能夠講得人家聽得懂,耶穌就要用比喻。於是耶穌就用比喻。這是神學裡面,聖經學者裡面很喜歡討論的一個題目,就是耶穌的比喻。那我們今天也來看一下耶穌「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理」。

  注意兩個字:一個是『比喻』,一個是『道理』。『道理』就是我們信仰的教義。今天位弟兄作決志禱告,然後我們為他店裡面除偶像,他信了主,就是他接受一些基要信仰的道理。雖然我今天沒機會跟他講,但我感謝主,現在在這裡講一下也很好。

  我們基要信仰的道理,基本的、核心的道理,是神是三位一體的真神;是基督是完全的神、完全的人;是我們得到整就是完全靠著耶穌的救恩和恩典。那我剛剛講,我們基要、最核心的信仰是三位一體,各位,你們就不懂了,「三位一體是甚麼呢?」我如果要你們懂,且在很短的時間裡講,我就會說:譬如說水有三態:固態、液態、氣態;就是我們要用一些比喻來講三位一體,或用一些比喻來講道理。

  那麼,耶穌跟所有的人在講道、道理、我們基督教信仰的時候,他用比喻來講。比喻就是用人人能懂的話來表達那個很深的東西。我們今天在教會裡對小朋友、對大人都做這事,我現在也做這事。那下面你看耶穌的比喻和比喻後面的道理到底是甚麼?比喻不是最重要,但比喻要把後面的道理講出來。道理是最重要,因為我們的信仰就建立在這上面。耶穌講了好多的比喻,耶穌的比喻也不只在馬太福音13章,在很多地方都有講,不過這裡是一個很有名的地方,我們就在這裡看。

天國道理好像種子(道、福音)撒在人的心田(路旁、石頭地、荊棘裡、好土裡)

  好,現在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了。他講:「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第10節,「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

  各位,你們剛剛進來的時候,我看大家心情滿好的,我就臭美一下,我看一方面門口吃的很不錯,一方面今天這個房間很溫暖,一方面聽說來了一個名牧,所以心情還不錯。然後,我剛剛講到那一段,你的心情就從興奮到有點莫名其妙,現在你更是頭痛了。為甚麼?因為耶穌用比喻或故事來講道理實在不好懂。耶穌講了好幾個比喻來講道理。他講的這個比喻,我想很多人聽完了還不知道自己聽的是甚麼。你現在從新回想一下,我也簡單講一下。

  我不知道弟兄姊妹有沒有跟小孩講故事的習慣,講故事通常的講法是從前從前(once upon a time)怎麼樣;耶穌倒沒有這麼講,耶穌說:「喔,有一個人出去撒種」,其實這話已經不大好懂了。各位,有個職業叫撒種嗎?不會。如果是我今天講這比喻,我會說有一個農夫。我相信希臘文裡面有『農夫』這個字,耶穌為甚麼不講『農夫』?耶穌為甚麼講『撒種的』?各位,農夫的工作,撒種應該是算非常小的。農夫的工作最重要的目的應該是收割、收成。農夫一切的耕耘撒種,目的都是要收成。但他這裡就講道說:「有一個撒種的」。他在後來解釋這個撒種的,他也沒有解釋這撒種的是誰?可能你都可以去想。

  「有一個撒種的」,所以這比喻的重點不在講耕耘、除草、辛勞,最後免強有講到一點,可能也算重要的,就是農夫工作的結果,就是要有收成。各位,這個故事你要不要繼續編一下,不必很有趣,就是一般的故事即可:有一個農夫出去耕耘。或,有一個農夫有一年他的工作完全被蝗蟲吃掉了,他很悲哀,那年冬天他就餓肚子,要賣兒賣女過冬。或,有一年有一個農夫碰到發大水,以至於他的辛勞的去掉了。或講基甸,他碰到耶和華的時候,他正在收麥子,那時候每在收麥子的時候就有米甸人來搶、來偷。我的意思,你可以講一個農夫,但重點是碰到災禍--蝗蟲、發大水,或有人來搶,都在講到最後的結果:他得到了沒,收到的莊稼夠不夠多,得到沒有。可是這比喻不是在講這個。這比喻的確在講到撒種。好,所以等一下我們的重點不會在耕耘、施肥、澆灌,但我們的重點最後有提到收成,事實上他提的就只有兩點:一個是撒,一個是收。不過他先講的是撒種。

  這個撒種,你可以馬上講這是指兩個人:一個是指上帝;一個是指教會的弟兄姊妹,我們出去傳福音,撒種,撒福音的種子。撒種,這我們從台灣來的不懂。我也不知道你的小孩懂不懂。但我相信在德國的或中國大陸來的弟兄姊妹,除非你是打鄉下來的,否則你不懂甚麼叫做撒種,甚麼叫做農夫。我在美國的時候,有一次作baby sitter,像做保姆一樣,替人看顧小孩,那就要講故事,我就講傑克魔豆的故事:「once upon a time,有一個男孩傑克,媽媽叫他牽一隻母牛(cow)到市場賣。」那小朋友就問:「甚麼叫做母牛?」他在城市裡長大,他知道甚麼叫做iphone,他知道甚麼叫做computer,甚麼叫做汽車,但他不知道甚麼叫做母牛。各位,你怎麼跟這小朋友講?他沒看過,你怎麼說?我就說:「你有沒有喝過牛奶?」他說:「我喝過。」我想從牛奶講到母牛,所以我就問:「你知道牛奶從哪裡來的?」他說:「從商店買來的。」所以他不能懂。

  我要說,耶穌講撒種的比喻,用今天來講,如果耶穌在這裡,他會用不同方式來講,因為今天很多人都不懂甚麼是撒種是甚麼了。我們今天在講教會工作的一個重要,我們一方面講永遠不變的道理,一方面我們講常常變動的比喻。耶穌今天講比喻,可能會用網路來講,可能會用歐元危機來講,可能會用別的來講,總之他要講的是你能夠懂得的。我們講那永遠不變、很深的道理,譬如:三位一體,但是我們常常是用比喻來說明,求主給我們這樣的智慧。

  撒種,我們當中很多人不懂,不過大家都是成年人,多少還懂把種子撒到土裡面,但是我們台灣來的,恐怕就不懂了。因為我們在台灣撒種並沒有耶穌講的這種情形。我小時候看過,我們在台灣種的都是水稻,其實好像沒有看過農夫撒種過。要是我記得沒錯,我們台灣的農夫種稻,是先有一片很小的田,在那片田裡面撒種,使它長滿了秧苗,然後其他廣大的田不是用撒種的方式,而是把那小片田裡的種長大成了秧苗拔起來,插到不同的田裡去。我們是這樣種稻子的。我們從小看是這樣。我不知道中國是怎麼種稻、種麥、種高粱、種玉米?「也是這樣。」如果是美國或澳洲那些地方就不一樣了,他們撒種是直升機撒種,機器耕種的,這都跟耶穌講的不一樣。我之所以要講,是求主幫助我們把上帝的道,包括比喻講出來的時候,我們能夠把那重點用現代人能聽懂的話講出來。

  好,我們不懂,但看文字應該還能懂。在當時撒種的方式,我從台灣來的,我不懂,我沒看過,可是我有朋友從寮國(老窩)來的,聽說那裡也是魚米之鄉,他在那裡長大的。他說:「我們那裡真是富裕,我們在和旁邊也從沒發過大水,土肥的不得了,種一撒,就不管它了,也不用插秧,也沒有施肥,就自己會長起來」。這世界上有些地方就是非常富裕,沒有甚麼害蟲。老窩這地方大概就是這樣,「我們好富裕」,他說:「只有你們中國的農夫這麼辛苦,我們農夫很快樂的,我們做半天,下午在屋前聊天,工作半年就吃一年,很舒服的。」

  在巴勒斯坦大概不是這樣。反正耶穌講到撒種的時候,就說:天女散花,一撒,撒出四個結果:第一個結果,「落在路旁的」,我猜路跟田幾乎不大分了,只是路比較乾一點,人走得多一點。所以種子落在路旁就很顯眼,「有飛鳥來就把它吃掉了,還吃得乾乾淨淨的」;第二種,「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這我都不懂,我都不知道有沒有農夫的道理,但耶穌講的應該都是真的,但是「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第三種,天女散花一撒,「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最後一個,「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然後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然後耶穌下面講一句話,「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耶穌為甚麼要講這句話?

   我估計,就是有人不在聽,開始打瞌睡了,開始講話了。為甚麼開始打瞌睡?為甚麼講話?等一下你會看到,因為耶穌講的,實在太無聊了。耶穌講的話,你們可能一聽很興奮,然後越聽越莫名其妙,「我以為聽到甚麼偉大的講道,結果沒有甚麼嘛!」

  耶穌應該是那天道講完了,門徒才來問他。但是馬太的寫法,是把這比喻一講完,門徒就來問他。在其他的比喻,耶穌講完了以後,門徒都沒有問甚麼意思。在馬太福音,耶穌第一個比喻講完了以後,門徒好像還不想等他講第二個、第三個,就急著來問耶穌:「這是甚麼意思?」

  「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其實門徒可能還有一個意思,「夫子啊,你這比喻是甚麼意思啊?」就是你這比喻很無聊,各位,今天換成我說:「各位弟兄姊妹,我從台灣來的名牧,我有一篇重要的道理要跟你們講,你們好好聽,我在台灣講道是一個鐘頭一千萬的,所以你們要好好聽,今天也不收你們錢,就吃你們一個點心就可以了。注意聽,我今天要講的是:我今天來到這裡看到你們有人衣服穿得很多,有人衣服穿得很少,有人衣服穿得不多不少」,完了,就走了。各位,你們就莫名其妙,我們今天衣服穿得或多或少,這有甚麼值得講的?耶穌講的道也是這樣。他說:「有一個人出去撒種」,這每個人都知道撒種會有不同的結果,「然後有被鳥吃掉的,被曬死的,被擠住的,然後有撒在好一點的地方的,就長得很好」,這有甚麼微言大義,有甚麼值得講的?所以我猜門徒來問耶穌:「為甚麼要用比喻?」,就是「夫子,你這比喻有甚麼意思,聽不懂。」聽不懂不是因為太難;聽不懂是因為太淺了,好像裡面沒什麼道理一樣。

  各位,下面就更難了。我先問各位,你們想清楚。如果我講道,講一個很深的道理要你們明白,要你們有興趣,我就用一個故事、一個比喻來講。這用比喻跟故事,就是要你明白那道理。我換一個講法,你今天跟兒子講:「兒啊,你們將來長大了,你們現在開始一定要講話誠實,不要說謊」。我覺得這大概是全世界國家民族,父母對小孩交的第一件事。當然,第一件事不是教孩子不要殺人,不要強姦,不要貪污,因為小孩根本不懂,但一定會跟他講不,因為父母怕小孩從小就騙他。通常我們跟小朋友說,「要講真話,不可以說謊」,那叫道理,那叫教訓。那小孩會不會聽?他不一定會聽。於是,我們就要用一個比喻來講,讓他明白說謊是錯的,要講真話。通常比喻是「從前有個牧羊的孩子…」,我們用「狼來了」的比喻,用這故事來表達一個不要說謊的道理,讓孩子知道不要說謊,說謊的下場是很悲慘的;或說謊的結果是你的話再沒人相信,是害人害自己。這我們當中學哲學的,「為甚麼不要說謊」?一個是說謊違反我們的原則,這是康德的觀點;一個是說謊會有不好的結果,這是功利主義的觀點。反正一個比喻的微言大義很多。孩子說:「媽媽,妳為甚麼跟我講狼來了的比喻?」「媽媽希望你將來長大不要說謊,要說真話。」

  好,我們再說。各位,你們當中有多人都是多年的基督徒了,你很熟悉這比喻,你現在想想,耶穌這比喻是要我們幹嗎?我先給你答案,看來耶穌這比喻沒有叫我們做任何事,你看這比喻裡面,耶穌沒有講:「所以你們以後撒種,務必要把種子撒在好土裡,不要撒在壞土裡」。耶穌沒有作這樣的結論。如果耶穌作這樣的結論,應該耶穌的意思就是說:「你們以後出去傳福音,不要跟那些不想聽的人講,要跟土地柔軟的人講,要撒在好土裡,將來他會作牧師的,將來他會一個月奉獻十萬二十萬的。不要跟那些信了耶穌以後,隨隨便便的,那個是沒有價值的。」耶穌沒有這樣講。耶穌也沒有講說:「這個比喻的意思就是叫你們以後撒種之前,先要把田裡的荊棘除掉。」耶穌也沒有這樣講。如果用在我們今天就是:「各位弟兄姊妹,一個教會要有希望,就是我們必須是好土,聽了主的話就能夠長大,所以我們教會裡面有些荊棘、有些壞的東西,不好好聽道的,不好好順服的,我們要把他們趕出去,這樣教會才會復興。」耶穌沒有這樣講。

  「有把種子撒在荊棘裡的」,但他沒有說:「你要把荊棘除掉。」他也沒有說:「你種子務要撒到好土裡面。」他也沒有這樣講。他結論裡通通都沒有講。「有的撒到石頭地上」,他也沒有說:「你們以後要把教會的石頭挖掉,要不就白撒了。」譬如有人說:「這裡的飛鳥就是指魔鬼」,耶穌也沒有說:「門徒啊,聽好,你們以後在教會牧會的時候,牧會之前先要注意看一看,有沒有魔鬼,這魔鬼會專門來吃我們這些種子的。我們要準備很多的彈弓和網,把這些鳥給打死。」耶穌也沒有講。耶穌在這比喻裡沒有講・「你們要有很多的網羅,可以把鳥抓住」,這在舊約聖經裡面有啊。那他講這比喻是甚麼意思?

  我們現在還沒有看到這比喻是甚麼意思?好像你都知道,但其實我們不大知道是甚麼意思。因為耶穌講的這個比喻實在看起來沒有甚麼意思,所以門徒就來問耶穌說:「你為甚麼要用比喻講?你不如就直接講道嘛!」

  好,我們剛剛已經講過為甚麼用比喻、用故事,「為甚麼我跟我的小孩講道理,要講一個比喻,要講一個故事?要講狼來了的故事?」因為要讓他明白。這樣小孩比較聽得懂,比較了解說謊不好,讓他明白且願意去這樣做。各位,現在我們碰到困難的事了。耶穌說為甚麼要用比喻?用比喻就是要叫他們不能明白,馬太福音13:11,「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

  各位,我們一起看聖經是好的,如果你不要馬虎,我們一個一個字看,那真是很麻煩。耶穌在這裡好像很奇怪,耶穌講道的目的:「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耶穌很沒有愛心耶,為甚麼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呢?兩個困惑、兩個疑問:一個耶穌怎麼會叫別人不知道天國的奧秘?如果我們在講得簡單一點,耶穌要人聽不懂福音,怎麼會這樣呢?然後再講難聽一點,就是耶穌好像不要人家得救。

  然後耶穌又講了一句話,這句話好像跟我們的信仰也是相反的,12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12節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各位,這句話的意思,簡直就在鼓吹資本主義嘛!鼓吹掠奪式的資本主義。對不起,我不是在講政治,我只是在用這些術語來形容一下。耶穌講這句話就是:上帝做的事就是錦上添花,上帝不但不會雪中送炭,還會雪中奪炭。你已經有了,我就再給你。我們用做資本主義的話,就是你有錢,我讓你更有錢。有錢的人就會越來越有錢,然後富二代、富三代、富四代;你已經是窮的,耶穌要叫你的兒女更窮,「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你現在有的都要奪走」。各位,你說一定不是這意思,那請問是甚麼意思?

  然後你就再想到這個比喻,耶穌在這裡講的這話跟這裡有甚麼關係呢?「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你現在有的都要奪走」,這跟撒種撒在哪裡好像沒有關係嘛!然後我們可以了解的一點就是:主做事的方式好像跟我們不一樣。

  好,我現在一定要稍稍有些解釋了。要不然你們受不了,聽不下去了。「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其實耶穌說這話,你想想就知道:這不是掠奪式的資本主義,這不是這世界上的甚麼錦上添花、雪中奪炭。不是。耶穌講的這個現象,其實你在教會裡最看得到。甚麼叫做耶穌講的現象你在教會裡最看得到?我希望我們這裡都是已經有了的人。一個人有對上帝的愛,一個人心裡有信心,一個人對上帝渴慕,你有這些的話,通常,越有就越多。或者我這樣講,越愛主的人,他就會得到更多主的祝福,然後他也會越愛主。那另外,對主對福音沒興趣的人,常常就是越離越遠。當然,這個我們很希望在生活中能改變,但是我覺得在生活中,這點我們很多,教會裡很多這樣的人。正面的我也看過,我希望你們都是;就是我們信了主以後,我們已經有基督了,我們因為謙卑、受教、渴慕,我們越有聖靈,我們越有主的話,我們越有聖靈的果子,我們越有上帝給我們的良善,我們就越來越多。為甚麼?因為我們願意追求。

  那在生活中,你也看到很多的基督徒是一開始就不想聽,然後越聽越不想聽。「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這個並不難了解。然後「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我們也可以有一點了解,就是聽道的時候,耶穌講的道,有隱藏嗎?有對任何人不講嗎?沒有啊。有那麼多人來,耶穌就像撒種一樣,撒出去,他渴沒有專門仨在好土裡面,甚至從一個角度來講,他不知道誰是好土,誰是壞土,他就是一視同仁的對所有人都講。對不起,就跟我今天一樣。我可不知道你們哪個人好,哪個人壞,以至於我只專心跟某個人講。沒有。通通都講。

  你再看誰是好土呢?誰是有了的,再繼續給他呢?我覺得就是門徒。門徒聽到了有困惑,他就繼續來問,這就是「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每個人都有聽到一篇上帝的道,就是耶穌剛剛講的比喻。那個心中沒有聖靈的人、沒有被上帝感動的人,他聽了很無聊,今天白來了一趟,就走了。那個心中有主的人就是那些門徒,他們就不放過耶穌,凡有的還加給他,是主加的沒錯;但從人來看,也是他們有渴慕的心,他們繼續來找耶穌。

  各位,我今天來這裡,我已經有這經驗:我到周弟兄的店裡除偶像,然後偶像除了,他們會說:「牧師,還有一個請求。」他們希望我再做另外一件事,為他們的房子禱告。各位,我心裡真是非常感恩,這就叫做「凡有的,還要加給他」,他還會要。所以我在任何一個地方,希望我不是臭美,也不是自我膨脹,如果有人在我講完道以後,說:「牧師啊,我還想再聽,那我願意再講一堂。」(各位,我這有點自作孽不可活。當然我不會,我們時間已經排滿。)就是耶穌講的這句話就是:「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你對主會渴慕,你就會得到。你對主不渴慕,你就得不到。

  你說:「我很渴慕耶。」各位,這就是問題了。周弟兄剛信,所以我也特別講。我們需要跟弟兄姊妹講,我們已經得到上好的主,我們只是希望我們以後更多得到主。但是你要得到更多的主,你要走十字架的路。也就是你要得到這更好的,每一次都是總要經過一些艱難。這些艱難是我們肉體不願意的。對,所以姊妹願意這樣,我非常高興。如果弟兄姊妹我們每個人都向上帝大大的張口,甚至有的人喜歡這樣講:「我們不放過神,我們不讓他走」,就是抓著他不放,當然就是繼續要信。各位,你們以後都會碰到一些事情,包括信耶穌在教會裡,在世界上會碰到一些艱難。很多人碰到艱難就不要信了。這些門徒他們來問耶穌就已經表達了一件事:他們心中有主。別人呢?「好無聊,好累,聽了也不知道他在講甚麼」,但門徒就會來問,他就會對真道有更深的渴慕。所以我們從神來講,神預定計畫一切;從人來講,神的預定計畫是人自己咎由自取或福由自爭。你願意去追求,神就繼續給你。

  13-15節,「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我用這麼多力氣講了一點,也許你們懂了一點。我費了這麼多力氣,也許你們懂了耶穌的話,但耶穌又搬石頭把自己的戲台給攪了。耶穌又講了一句話,他說:「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這我們能懂,我剛剛講過:這深奧的道理,你不懂;所以用淺顯的比喻、故事講,好叫你明白。但耶穌的解釋是引用以賽亞書第6章的話,卻讓我們又很頭痛,因為這是舊約就有,新約耶穌也講,保羅也講,使徒行傳也講過的一句話,「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

  下面這『恐怕』有兩種意思,我們也不知他為甚麼要翻『恐怕』。就是「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這『恐怕』可以把他翻作『如果』,「如果他們看見、聽見,悔改了,我就醫治他們。」但『恐怕』呢?這也是我覺得合和本聖經翻得還滿恰當的一個地方,不作『如果』,就是『恐怕』的意思。就是上帝恐怕他們回頭,就醫治他們;也就是上帝不要醫治他。上帝不要就他。上帝就講一些道要他更不明白、更糊塗,然後「好無聊,我不要聽了」,然後你下地獄,活該。「是我不想讓你聽懂的,是你自己不想聽的,是你自己不渴慕,當然我也故意講一些難的話,恐怕,我就是不希望你回頭。」

  各位,這有沒有例子呢?有啊,舊約的約拿書就是這樣。約拿是個先知,神要他去尼尼微城傳道,他不願意去。理由就是尼尼微是以色列人、是約拿的敵人。他不願意去那裡傳道。約拿不願意去那裡傳道,恐怕尼尼微城的人聽了他的道就悔改了,上帝就赦免他們了,尼尼微城人就不會死掉了,那約拿的國仇家恨就不能報了。約拿最希望的是這些尼尼微城的人繼續作惡多端,然後被上帝消滅。各位,我不是要談政治,但就好像我們當中有人是非常愛國的民族主義者,很死日本人了,「殺光小日本」,然後你正在說這話,神跟你說「你去日本傳福音,叫他們悔改,然後叫他們得救,叫他們參加教會,叫將來在天上看到的都是日本的弟兄姊妹」,恐怕你就會說這句話:「我就是不要去,我就是恐怕他們會信耶穌;最好是他們繼續作惡多端,神再丟兩個原子彈,炸得他們雞飛狗跳,然後我快快樂樂的」。

  你說:「約拿會這樣,或我們民族主義者會這樣,但耶穌會這樣嗎?」以賽亞書說:「我就是不要這些小老百姓得救,我恐怕他們聽懂了會悔改,我不要醫治他們。」各位,我花這點力氣是要講耶穌在講甚麼?耶穌在講我們自己需要渴慕的心;這點,好不容易我們懂了,現在這句話又把你破碎了,「喔,上帝不讓人得救?恐怕他們…,免得他們…」。

  好,所有聖經裡面的問題都有解答,我們不一定有解答,我講了你也不一定服氣。但上帝講的一定是充滿美善的,一定是對的,但是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解釋。在以賽亞書裡講得有一點複雜,不過我把它簡化的講。神對以色列人有的時候好像沒辦法,就以色列人這民族非常頑梗悖逆,那麼對主一直沒有堅定的信心,以至於日子一好過一點對上帝就忘記了上帝,然後上帝有的時候就給他們一點打擊,在打擊當中他們就悔改歸向上帝,但沒有真的悔改,就等到艱難一過了,他們就又忘記了;然後就一直重複這個事情。

  各位,這有點像,假如你老公在賭博,你氣死了,把他趕出去,他常常認錯又回來了,你說:「看你回來了,就又接納你一次。」結果他回來過了好日子,就又出去了。如此一而再,再而三,上帝到最後就是:「我不要你悔改了」。不是神不要我們回來,也不是神不要我們(以色列)悔改,而是我們(以色列)的回來,我們(以色列)的悔改,不是真心的。只是說:我現在在外面無路可走了,就回來一下,希望老婆接納我,我就再。有一點錢可以怎麼怎麼樣。我不是真的要回到上帝那裡去,我只是現在艱難就求問一下,求助一下。神對以色列到最後就是這樣:我不要你悔改了。我要你們很剛硬硬下去。其實神當然是希望他們悔改。講得清楚一點,就是我不要再跟你們來這套了,表面的悔改。我要你們從心裡悔改,我不要再有表面的悔改,你們一回來我就接受。我就是要你們心硬到我很火大,然後被擄,到最後甚麼都沒有了,痛定思痛的時候,那時候你們的悔改就是真實的。不過這點,以賽亞書這時還沒有講。以賽亞書要講的就是我不要你們有虛假的悔改。我 讓你們心硬,你們就是床頭金盡了,你們也不想回來,這樣可以有一天讓你們在外面痛苦到極點,有點像浪子,就回頭了。

  各位,浪子回頭的時候,他有錢的時候他不會回到父親那裡。他任意放蕩、浪費資財的時候,他不會回到父親那裡。他甚至耗盡了一切所有,他也沒有回到父親那裡。他去替人家養豬,他也沒有回到父親那裡。他甚麼時候回去?他是到連豬吃的豆莢都沒有的時候,他就回去了。各位,你不要逼著上帝要把你逼到這個地步。神不希望逼我們到這地步,但如果我們所有的悔改都是我一時有甚麼困難,就回到教會一下,那是上帝不喜悅的。我在教會裡碰到很多這樣的人,他對神的信仰,我不知道有沒有,但有困難的時候他就來到教會了;困難一解決他又不見了。各位,我們每個人,包括我,都有這種毛病。就我們難的時候,禱告迫切一點,難關一過,禱告又不迫切了。希望我們不至於這樣。你不要逼到上帝跟你講一句話:「我不醫治你,我怕你回頭」。其實不是怕你回頭,是怕你只是半調子的回頭,其實上帝有好生之德,上帝好愛你,即使知道你不是真真的悔改了,你既然哭哭啼啼的,就醫治你吧。結果醫治好了,你回去,又跟以前一樣,所以上帝說「我不要這樣做了」。

  在舊約以賽亞書-就有這樣的預言,如果以色列人回頭一直是半調子,神說:「恐怕你回頭,我不要你回頭,我要你心硬到底,好叫你床頭金盡,一切都絕望了,使你有一個真實的悔改,我才醫治你。」一直到耶穌講這比喻的時候,也都有這樣的含意。就是神其實是樂意愛我們的,不希望我們受到任何的痛苦的,但不希望我們一直頑固,上帝到最後就好像把我們丟棄。但是若把我們丟棄,我們會真心悔改的話,還是好的。所以你在這裡就可以看到:這些門徒是有福的。各位,我也希望你們和我都是有福的,讓我們一直抓住主,不要放。

  我們若一直認定主,是有福的。耶穌的門徒得罪主非常多,不只是猶大賣了耶穌,那真是不生在世上倒好。彼得、約翰這些人,都是曾經有過軟弱、變節、不認主…這些事情,但是感謝主,就跟我們一樣,我們也都有軟弱、灰心、不想服事、不想信的時候,都有,也有看聖經不想堅持下去的時候。但是如果神在我們心裡幫助我們,我們就始終還會像這些門徒一樣,他們聽不懂,還是會來問。所以當天每個人的眼睛都看見耶穌了,每個人耳朵也都聽到耶穌講了,但耶穌為甚麼只對門徒說,16節,「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因為你們有一顆渴慕的心會繼續的來問。

  第17節,「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很多人想要看你們想要看的,這話字面來講也又這含意,以色列人好多人想要看耶穌。你可以說,從耶穌以前的每一個世代的義人、神的兒女都盼望看到耶穌,都渴望上帝設立的彌賽亞。那些人雖然都沒有看見耶穌、沒有聽到耶穌,但感謝主,你只要有信心,憑著信心仰望。但門徒真是有福,兩千年來,甚至幾千年,甚至從亞伯以來大家渴望的,他們看到、他們聽到。可是回到我們剛剛講的,當天在場的,哪一個人沒有看到、沒有聽到。應該都是有福的,但看到、聽到,沒有在你心裡,產生一個對主的渴慕和信靠,那就有禍了,因為你聽了這麼多,你得的恩典比別人多,但你不信,你的罪更大了。所以耶穌很高興門徒願意來問,「好,你們要聽這撒種的比喻」,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18節,「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看起來耶穌應該這樣講,「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的解釋」,可是耶穌只講,「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這比喻他們已經聽過了,但你聽過了,你要繼續聽。聽過要想得更豐富,聽過了要有更多的明白。我看聖經,包括這段經文,就像當中很多基督徒,這撒種的比喻是我們最早就開始聽見的,我聽過、看過、講過已經上百次了,但今天再講,我都覺得我好像是從新再聽一次。以前聽過幾百次、講過幾百次都有它的作用,都有它的造就,都有它的好處,但是今天再聽的時候,我又覺得我領受到了一些很奇妙的道理,而且是跟各位一起領受的。不過明天我要到法蘭克福我不會講這個,如果我存一個敬畏的心,我相信我還是會有領受。領受的基本都沒有變,但裡面的豐富卻越來越多。

  你們剛剛聽過,你們願意來問,我就再滿足你們,再來解釋,19節,「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所撒在他心裡的奪了去;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那你看這段經文,你看到甚麼?如果你看到的只是惡者把撒在我們心裡的道奪去的話,你就忽略了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凡聽見天國道理不明白的。各位,請你再想想看。耶穌講這比喻,聽見天國道理,包括撒種比喻,不明白的有誰?我看那天應該有很多人不明白。我看那天不明白的,在這比喻講得最清楚,就是門徒,因為只有門徒來問。我的意思是甚麼?或耶穌的意思是甚麼?

  聽見不明白,並不是一件壞的事。我們對很多事,很多經文,生活中發生的事,我們不明白,這並不事壞事。可能我們不明白是因為我們笨,可能是因為我們有罪,可能是因為講的人講得不好。但不明白,不一定是罪惡,因為門徒也不明白。當門徒不明白的時候,他會繼續渴慕、求問神,這就有福了。

  反而這自以為明白的,或認為耶穌講得也沒什麼,就不管它,也不珍惜的,那他的道就被奪走了。我們心中不明白,我們卻願意繼續去明白,那就從被撒旦奪走的,我們又得回來了。我們非常感謝主,惡者常常把那種子奪走,但是我們也把它再奪回來,就是我們繼續去尋求神、渴慕神、帶著信心。

  同時這裡也有一個重要的意思:求主幫助我們,求主讓我們對神的道理能夠明白。這當然就是牧師很重要的地方,這也是我們自己要用功的地方,我們對神的話、神的道,我們求主讓我們能明白。當然,整本聖經有很多地方我們不明白,有些地方我們以為我們明白,後來又不明白了;也許我們已經明白了,後來又明白更多,總之我們繼續在悟性上對神的話要能越來越明白,這是美好的。不明白,如果你讓它繼續不明白,而且這不明白讓你對上帝的道越來越忘記,那就是道被魔鬼奪走了,那就太不幸了。

  20節,「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在這四種狀況裡面,我以前會覺得尤其第三種是教會裡基督徒的普遍現象:我們聽了道,然後很多憂慮讓我們不能結果子,但我們還是得救的。但我現在再看看,我覺得這撒種的四種情形,只有最後一種是得救的。其它三個,起碼耶穌的意思都是負面的。

  他聽道歡喜領受,有人聽道一直懷疑,一直沒有信,但是後來信了,就歡喜領受。我們希望你懷疑、沒有接受的時間越短越好,我希望你接受、信的時間越快越好。但是我們也從這個比喻來講,我們希望我們是經得起考驗的。信主的過程中,很多的磨練,我們需要能久經考驗。主會藉著各樣的是磨練我們,那考驗就是為道會遭患難或受逼迫。如果你說,「我現在在德國不會因為信主而遭患難、逼迫;要是在中國,中國政府對基督教不是那麼友善,恐怕就會。」各位,就某個意義來講可能是對的,但從另外一個意義來講又是錯的。你在共產國家,你在穆斯林國家,你信耶穌,你可能會受到逼迫,可是你在美國、在德國、在其它國家,你信耶穌也會受到其他的逼迫,也許其它的逼迫就是底下講的:經濟對你的擠。

  事實上我一直覺得,中國大陸的基督徒在這麼多的逼迫當中,教會得到更多正面的增長;而你在德國、在美國,因為很順利,教會反而受到更多的虧損。我們很希望我們在平安、穩妥當中繼續成長;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是在艱難中才能成長。我們就求主幫助我們,不是只是聽了道,歡喜領受--就是你在教會裡面,聽了道,很舒服,或人家都對你很好--然後,碰到一點艱難,就退後,就跌倒,就不信了。

  這點,你講共產主義,跟講基督教,真的很容易連在一起比較,就是我們是不是真信。有人說,真的信基督教的,就是在信了以後真的會受逼迫的人,他不是為了一點舒服來信,他是因為知道這是真實的。也有人知道共產主義,有人說今天中國根本沒有人信共產主義了,尤其越高的官越不信,我不知道是不是,但是有人說你真的信共產主義,那是1949年以前的人。那時候信就是真信,不信就要被殺頭。我倒也不敢這樣說,信了共產主義,日子就很舒服,就不真信了。我也不敢說,你信耶穌一帆風順,就信。這我不敢這樣說。

  甚至我要說,主耶穌是祝福我們的,主耶穌是要我們有永遠的祝福的。包括今生來世,包括金錢、壽命、生活、家庭,都希望我們擁有這些祝福的。但是我們不要因為一碰到困難了,好像主沒有解決問題,我就不信了。我們務要求主讓我們知道:我們的主是最寶貴的,我們不為任何理由把這信仰丟棄。一個真正信主的人是在為道受了患難、逼迫的時候不會遠離上帝,不會不信上帝。我們會有懷疑、動搖的時候,但我們希望我們信得更堅定。各位,這真是要求主幫助我們每個人。其實我也是覺得我剛剛已經講了,我們常常在艱難的時候有真實的信靠,那我們也很感謝主。但有些人在艱難中受了患難或逼迫就跌倒了。注意,這裡是『為道』,就是你是『為福音』的緣故。

  其實我也覺得,在教會裡面,最會因為教會跌倒。就並不是因為賭博或看色情網路不信。很多人不信或遠離主,常常是在教會裡為了福音的緣故,有的是他的意見跟別人不一樣,然後他覺得受委屈了,他就不來了。各位,這些我們都求主讓我們避免。

  22節,就是「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這跟剛才的差不多,看起來好一點,就是這種人有很多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基督徒不是不要去思想,為自己的兒女、生意、你的未來、子女的未來思慮、思想,這不是壞事,甚至是好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會去思想、考慮是很好,但是我們不要因為這些思慮就不信了。

  另外一個就是錢財的迷惑,也不是錢財不好。各位,錢財沒有不好,但是就是因為它好,所以就迷了我們,就覺得有錢萬事足,有錢可以不要上帝,為錢可以不擇手段,就被錢迷住了,拿錢取代上帝,或錢就是神。這我們每個人不管大人、小孩、牧師都會經驗到、、知道、想得到「沒錢難辦事」,包括教會的聖工。我們求主讓我們能夠有錢,但是不管我們是需要錢、需要學問、需要知識、需要教堂、需要好的教育環境等等,這些都是合理的,你務必要知道的是:我們唯一需要的是上帝,有上帝就夠了。

  我們剛剛唱的一首小敏的聖歌〈有主就夠了〉,這你也要小心唱,不是說「有主,老公就可以趕走」,不是說「有主,錢就丟掉」;不是這意思。有主就夠了,是主在一切事上作我們的主宰,包括錢財、兒女、丈夫、妻子,我們不作任何人的奴隸,我們是自由人。我們也不讓錢或情慾或我們的脾氣作我們的主,控制我們。我們也不讓別的起伏來控制我們,我們就是聽主的話,主是我們的主。主的平安、主的聖潔,在我們裡面作主。我們不被惡所勝,我們以善勝惡,因為主在我們裡面。錢財、美麗不是我們的主。雖然這些東西都很好。有的時候雖然有壓力,我們就不信上帝了。有的時候有些有引誘,我們就不信上帝了。壓力叫我們恨上帝,引誘叫我們忽略上帝。總之這些東西常常把道擠住了。

  我們華人容易被兩個東西擠住:這裡講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錢財的迷惑,華人是很容易被迷惑的,這你我都知道。世上的思慮,常常就是兒女。各位,我沒有說不要愛兒女,我更沒有說不要花時間在兒女身上,但我們常常為了兒女,而女是這麼大,甚至勝過了上帝,就成為我們的神,結果我們也不知道如何好好管教他。我們常常一方面對我們兒女要求的嚴格的不得了,其實那嚴格是自私的,希望他出人頭地,成績好一點,光宗耀祖,不是為他好,是為我的面子好。另外一方面,我們又常常會寵壞他,不知道怎麼樣管教他。這都是世上的,有的人被名、被利、被色擠住,不能結實。所以一方面我們千萬要避免「不要不明白」,要明白上帝對我們的恩典等等。

  然後,我們求主幫助,我們在世上有患難、有艱難、有思慮的時候,求主讓我們都更有信心,信靠主是掌權的,這就是最後這23節,「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這明白,我們也一定要跟聖靈連在一起,包括聖靈讓我們聽得明白,包括聖靈讓講得人講得清楚,因為耶穌在約翰福音裡面講到保惠師,他會帶你們明白或進入真理。聖靈的光照才能讓我們對主的慈愛憐憫和恩典有更多的明白,讓我們對自己的罪惡、軟弱有更多的明白。我們需要有上帝的道和聖靈來讓我們明白。這樣一個人生活就越來越豐富了。

  這樣,我剛剛講的問題,我們就已答案了。從人來看,出去撒種,一切就是一個偶然,風把你吹到哪裡,種子就掉到哪裡。從人來看,你出去撒種就會有不同的結果。而從事實上也是不同的結果。我們今天出去傳福音,或在教會裡傳福音,或在教會裡服事,或全時間服事,我們都知道:我們同樣教一班的兒童主日學,每個小朋友都愛,他們都聽到同樣的故事,有人就是成長得比較好,有人就是成長得比較不好。但是我們並不能夠因為我教小學一年級他很不好,就斷定他一輩子都不好;同樣的,不能因為他一年級很好,就已為他一輩子都很好。從人這邊來看,好土可以變成壞土;荊棘也可以除掉,荊棘也可以再長出來;石頭可以除掉,石頭可以再被放上;飛鳥可以離開,飛鳥可以再來。人生這些都會有變化的,我們就求主恩待讓我們繼續是一個好土。我們求主幫助我們生活中,不要飛鳥把我們的道奪去了,包括我們不明白上帝的帶領,我們就離棄了上帝。我們在生活中就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不會因為在患難中就跌倒離開主,在患難中求主讓我們更堅定。

  所以,你要用預定論來講,可以講,風怎麼吹,都在神的預定裡,我們也沒辦法;有的就好,有的就壞,或這世界就是這樣。但從我們人這邊來看,我們又說,我們可以靠著主改變一切的事。這兩個都對的。我的心田裡面本來充滿了石頭,靠著主挪去了石頭;我的生命裡面本來充滿了飛鳥,很多我都不懂,但主讓我越來越多對他渴慕,願意去尋求,就越來越明白;我是一個很容易為生活憂慮的,但是上帝恩待我了,讓我對上帝的認識越來越多,這憂鬱就除去了,就能多結果子。所以這個比喻裡面,的確在講到傳福音或事奉,我們同樣的愛會有不同的結果。這是在上帝永恆的計畫中,我們也不知道神為甚麼要這樣預定。但是從另外一方面,我們又能夠說,一切看起來是這樣的事,又通通可以改變。我們希望我們每個人的心田都是一個更好的心田,每個人生活中的那些惡的東西都被除去。

  好,我們下面再看24節,「耶穌又設個比喻跟他們說:」,如果照時間來講,看起來的寫法就是講完了,耶穌就再出去跟大家講道。也可能實際上是這些比喻都講完了,門徒才進來問,只是馬太覺得那解答是很重要的,所以就把它寫在前面。

天國好像人(人子)撒好種(麥子、天國之子)在田裡(世界)

  「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耶穌其實講了兩個撒種的比喻:一個是撒在四種不同的地裡,那四個重點就是四種不同的領受態度:一個是完全不懂,也不去追求;一個是剛剛開始很喜歡,後來信耶穌碰到難處就不信了;第三個是被一些事情引誘或壓力讓我們不能成長;第四個就是聽道明白就繼續成長。種是一樣的種,地是不一樣的地。下面這比喻是:地是一樣的地,種是兩種不同的種。

  24-25節,「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裡就走了。到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田主的僕人來告訴他說:主啊,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裡嗎?從哪裡來的稗子呢?主人說:這是仇敵做的。僕人說:你要我們去薅出來嗎?」各位,這每一個比喻,我們只能作有限的解釋,只能做有限的推敲;你不能夠無限的推敲,就我們解經一定要尊重主的話,尊重主話語的權威。一旦尊重主話語的權威之下,我們也求主讓我們能夠靈活的看。有的人就太講究、講得太細了,我們要把那重點講出來。

  現在你會不會問這個問題: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但睡的時候,有仇敵把稗子撒在麥子裡,然後稗子就開始一起長了。僕人就問:你撒那好種怎麼長出這些壞東西來。主人說:這是仇敵做的。仇敵甚麼時候做的?睡覺的時候。那如果你推得太過分了,就會說:在耶穌睡覺的時候,魔鬼就來做壞事了。可是我們知道耶穌不會睡覺,上帝也不會睡覺,那今天田地裡怎麼有這些壞東西呢?耶穌是藉著人間的一個狀況來講這事情,並不是說我們上帝會打盹、會睡覺,但是你應用在生活中,我們應用的警醒一點,他既然這裡講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把稗子撒在麥子裡面,可能這裡要提醒我們:像以弗所書講的,我們不要都睡覺。睡覺在聖經裡有正面也有負面的意思,正面的意思就是安息,負面的意思就是靈裡的糊塗。那這裡我們不能說上帝糊塗,這裡我們起碼要學會一件事:就是仇敵不會把稗子乘著我們糊塗的時候撒進來。這從舊約到新約都有這種警惕。你要小心你們當中有異端、有假先知出來,叫你去敬拜別神--這個神不是我們列祖所信的,是不一樣的神。

  在教會歷史上,包括這幾十年,都有。我們不要再信傳統所講的,我們要更新,更新的結果,其實就是一個新的神。那你要小心!我們不要打盹、不要睡覺。尤其教會裡面的牧者,我們要常常的警醒。當然最警醒的,我們求主讓魔鬼不要把牠的毒撒在我們裡面。我們不要聽那個異端邪說,就給他們乘虛而入。

  不是說耶穌睡覺,但我們的確要警醒。包括最重要的警醒是:各位弟兄姊妹地你自己的信仰要有更清楚的認識,免得你信了幾十年,耶和華見證人一來、摩門教一來,全面就垮掉了。在中國大陸就是東方閃電一來,大家就垮掉了。我們需要對上帝的到有更深的認識,要警醒,不要讓仇敵把稗子撒在麥子裡。這裡把稗子撒在麥子裡,當然可以講到說非基督徒裝作基督徒似的,給基督徒很多的麻煩。不過我們甚至應該從另外一個角度開始講起,耶穌當然有講這個田地就是世界,但我們也可以瞭解這個田地就是我們自己,就是我們自己在領受上帝的道的時候,希望上帝的道在我們心裡成長的時候,也要小心,有的時候我們也會容許錯誤的思想在我們裡面。所以一般基督徒或沒有特別的原因,我希望你不要去看那些異教的東西,因為稗子就容易進去了。要小心。當然,有的時候你護教,你非教這個不可。

  「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裡就走了」,這意思就是要叫麥子的成長受到攔阻,這意思就是要叫麥子的收成受到攔阻,因為稗子把營養都吸取了。好,這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到長苗吐穗了,稗子也顯出來了」,僕人說:怎麼長出稗子來呢?主人說:這仇敵做的。下面這個,就是這個比喻的重點了。

  「僕人說:你要我們去薅出來嗎?」就是把它拔出來。「主人說:不必,恐怕薅稗子,連麥子也拔出來。容這兩樣一齊長,等著收割。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裡。」好,這些我們也要小心點看,不要一刀接。這裡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在教會裡面不要防範異端。在教會裡面要防範異端的,這在聖經裡面,包括耶穌講的道裡面,包括耶穌叫我們對假先知的防備也好,包括從舊約裡面講得很清楚,若有人要提倡一個神觀、一個新的觀點是跟我們歷來所傳的不一樣的,這個人就要被咒詛,甚至這個人就要被處死。我們是要防範的。福音書裡也有講到,一棵樹一直不結好果子的時候,是要把它砍下來的,所以我們不是不要防範。但是聖經的真理常常要用不同的角度來說明,讓我們了解得完全。

  這裡,僕人說要不要把稗子薅出來?注意,當主人說不必的時候,意思不是說:我們要接納那軟弱的人,說不定他有一天在教會裡,我們若把他趕出去,他就完蛋了,就失落了;我們不把他趕出去,也許有一天稗子就變成麥子了。各位,這裡沒有講,你不要拔出來,因為有一天稗子會變成麥子。在農業上、在科學上,這都是不可能的事。耶穌這裡說容忍他們一起長,理由並不是那些壞蛋會變好。耶穌沒有講稗子會變成麥子,這也不可能。也不是說,在實際中犯罪的人不可能變好,是可能變好的,但是每個比喻都有他確切的目標,你不要用這個目標去涵蓋了其他。

  這個比喻不是講到教會裡不要有懲治,對異端不要分辨。這裡講到你的懲治要小心。或用聖經上常講的話:耶穌和保羅都講了,「你們不可論斷」,其實不可論斷重點:不是在判斷是非對錯;這我們需要有的。而是你們要知道你不是絕對的上帝,你的分辨有的時候會不準的。而上帝在這裡特別要強調:寧可讓一百棵稗子在那裡長,以至於麥子長得很辛苦,也不要把它都拔出來了。你拔那一百棵稗子,萬一在拔的時候,拔掉了一棵麥子,上帝都不願意。曹操是寧可錯殺一萬,耶穌是千萬不可錯殺一個。所以這裡沒有說不要對付異端。這裡也跟一百隻羊的比喻類似,對於任何一個看起來軟弱的,但神不要讓他失落。

  所以,「容他們一齊長」,即使麥子長的時候好像有些困難和艱難。我之所以這樣講,是你不可以根據這經文來說:教會不可以有懲治。為甚麼?因為這裡固然是在講教會,但在這裡也是在講世界。你看36節,「當下,耶穌離開眾人,進了房子。他的門徒進前來,說: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講給我們聽。」就他們也不懂。我猜,以當時的農民來講,我不知道我們當中有沒有農民,但以我的個性,如果我是農民,或各位喜歡種花的姊妹,我們都知道,院子裡的雜草要除去。我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一個園丁有雜草不拔的。我也不知道你們在這裡有沒有種過草,就是草坪。我是在美國住過才知道養草也是很麻煩的,草也有各種不同的,而且真的很奇怪,那個好的草就常常很容易長荊棘雜草在裡面,你一定要把它拔掉。你拔一棵雜草的同時,也一定會拔掉一些好草。我們從來覺得好草拔掉幾個沒關係,只要把雜草去掉就好了。

  可是耶穌在這裡講,「容他們一齊長」。這不能應用在教會。耶穌這裡沒有在講教會。注意,第38節,他沒有說田地就是教會。他說「田地就是世界」。那這在講甚麼?其實從「田地就是世界」,你就更容易了解。固然這裡可以應用在教會,但從「田地就是世界」,你就更容易了解一件事:為甚麼上帝今天沒有在這個世界把稗子都拔出去。上帝總是給我們一個認識:上帝要保守所有屬他的人,不要有一個被傷害了,即便他被傷害了,事實上可以有一百個壞東西被除掉了,上帝也不願意。就這裡上帝對屬他的人有很大的憐憫,對這罪惡的世界有很大的寬容。就是不希望麥子也在稗子被清除的時候傷了。事實上在聖經裡,耶穌在這裡講,最後天使才分辨誰是麥子,誰是稗子。稗子要被燒掉。神給你所有寬容的恩典,你沒有來享受、而歸向上帝,反把別人擠住了,上帝一定會刑罰你。不過他有一段很長寬容的時間。

  麥子的比喻我繼續讀一下,「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好種』我們一般的解釋就是神的話,但這裡講是天國之子,也就是說,我們一般會想到說:上帝把他的話、他的福音撒在我們心裡,如果是一個好田地就長得好,不是好田地就長得不好。這是對的,因為剛剛第一個比喻就是這樣講。可是這個比喻不是這樣講。這個比喻是講: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是天國之子,上帝把你撒在這個世界,包括德國,把你撒在德國,將來可能移民到別的地方,或者始終留在德國,就是希望你繼續長大,然後結出很多子粒來。上帝把你撒在德國、中國、美國,撒在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不管甚麼時間、空間。這裡不是講撒上帝的道,是講撒基督徒。我們基督徒被上帝撒在這個世界上,要結出果子來。但是我們生活裡面,魔鬼也撒了一大堆東西,叫這個屬於上帝的世界裡面,我們被擠得不得了。我們也常常求主把這些東西去掉,但神也不會去掉,因為他不願意教會有任何一個基督徒被傷害了,那只有到最後審判的時候由天使來作這分辨的工作。

  「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將稗子薅出來用火焚燒,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裡挑出來,丟在火爐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各位,你是天國之子,你是麥子,你是會在神的國裡,「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你是好的麥子,將來要被收藏在神珍藏的倉庫裡面;但你在世界上生活的時候,你是怎麼生活呢?啊呀,有很多的稗子,稗子作甚麼呢?就是41節,「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就是稗子,這些人居然參雜在他的國度裡面,上帝終有一天要把他們挑出來。

  所以這裡的比喻,我想重點在講到:基督徒在今世要忍耐,要持守。要忍耐,包括勝過這些叫人跌倒和作惡的事。所以麥子和稗子的比喻裡不是在講神怎麼會睡覺,結果有仇敵撒下稗子;也不在講到說神在等候那些稗子悔改變成麥子。沒有。稗子是不能悔改的,上帝是厭惡他的。但是在麥子和稗子的比喻裡,重點應該是:這個麥子不要被別人絆倒了,不要讓別人給擠住了,就是你的生命要越來越豐富,而不是越來越貧脊。神一直在保守你,也就是希望你不要在艱難中被壓倒了。這是麥子和稗子的比喻。

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基督徒或基督教會)

  好,下面我們先看回31節,「他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他的枝上。」這個比喻有點爭議,有人說這芥菜種的比喻是指著天主教,天主教是惡,這裡是指著變態。就是天主教、基督教變態了,從一個小種變成一個很大的東西,就是天主教變成一個很龐大的勢力。這解釋不恰當。應該是另外一個解釋,就是神的國度好像一個芥菜種,在小而不起眼的時候,後來成為驚人的,用一個誇張的比喻就是成為大樹一樣。就是基督教或基督徒從很微小的地方將來可以增長到非常強大的。這也是你們。

  我跟何牧師這幾天也談了一下,華人基督徒在德國,或基督教在德國、在歐洲、在台灣、在中國大陸,各位,我們談得很多時候都垂頭喪氣,好像沒什麼希望,好像我們都在苟延殘喘,我們的力量太微薄,但這裡告訴我們:如果你有信心,像芥菜種一樣,在看起來微小的時候謙卑依靠上帝,神會給我們非常偉大的結果。不是我們要驕傲要自大要自己龐大,而是我們相信上帝會作奇妙的事。所以各位,不管是德國的教會,華人的教會,你自己的家裡,我們自己的生活,我們常常覺得很灰心,尤其你在教會樂心服事,常常非常的灰心。各位,不要灰心,不僅是對家裡不要灰心,對國家對社會都不要灰心。並不是我們對國家社會政黨有甚麼信心,而是我們知道上帝在這罪惡的世界設立他的國度,我們在這國度裡看起來小而沒有力量,但終會成為一個大的。事實上教會就是這樣的進行。

天國好像麵酵(道或天國之子)

  在看33節,「他又對他們講個比喻說: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這個比喻各位應該比較熟悉,但恐怕又不大懂了。這個比喻可能中國大陸北方人更能了解,就和麵、發麵,因為北方人吃麵食多。照我所知道,一直到今天,中國大陸北方的弟兄還常常自己做這些東西。那我們南方人或年輕人根本不知道怎麼發麵,也吃包子,也吃饅頭,也吃麵包,但自己沒做過,所以不知道發麵是甚麼。那耶穌在這裡講,天國不是像麵,天國是像酵。這跟剛剛的芥菜種一樣,都是從很小甚至是不知不覺當中產生很大的影響力。他用的字也很奇怪,我相信北方的弟兄姊妹不會這樣說:「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你不會把麵酵藏在麵裡。麵酵不是藏在麵裡的。我自己發過麵,麵酵必須化在水裡,然後和在麵裡。耶穌為甚麼用很奇怪的字,好像躲貓貓一樣,把那麵酵藏在麵裡呢?我覺得這是違反一般發麵的原則--不是藏。

  為甚麼用藏這個字?就這兩個比喻有很像的地方,剛剛講的是很小變成很大,意思就是我們自己軟弱卑微沒有關係,我們信靠上帝,神會讓他自己的道、自己的聖民、自己的教會有輝煌的發展。這裡講『藏』,我想就在強調:天國或我們這些天國之子,我們所發出的影響力是看不到的,但我們使整團的麵發起來。我們不能推太多。這裡是說天國好像麵酵,沒有說天國好像麵粉。就是我們有聖靈、有神的話,我們就從小小一點,可以影響到很大。那重點是:我們是被藏起來的,不是看得見的。

  34節,「這都是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什麼。這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我要開口用比喻,把創世以來所隱藏的事發明出來。」又是一個『藏』字。『發明出來』,講出來。但是他越講出來,你能不能懂?可能不能懂,但願意謙虛地繼續學習、繼續聽,耶穌用比喻講就讓我們更能明白。耶穌也一樣用比喻跟那些新硬的人講,但他們看不起天國的比喻,就更不想信。我們信的人卻在這些困惑、迷惑中繼續願意渴慕,神就告訴我們,我們就更明白,更明白,就結出果子來了。而且我們明白這話,聖經已經告訴我們,我們在世上的時候,我們會為道受逼迫,我們會受患難,我們就求主讓我們記得這些比喻,在神的國裡是會被這世界的各種…逼迫、艱難、擠壓,但是我們知道主是至寶就不放掉,神就讓我們成為一棵大樹。

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

  好,再看44節,「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這裡都有些奇怪的地方:第一個『藏』,「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第二個『藏』,「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幹嘛要藏?寶貝藏在地裡是甚麼意思呢?是不是像我們中國金子就埋在地裡,珠寶就埋在地裡?是不是以前以色列人也會這樣,我不知道。「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所以這看起來不是有人把自己的金子、鑽石、珠寶埋在自己的後院裡。

  我也不知道我這麼推對不對,我也不了解以色列的地裡,但就姑且這麼講。各位,你地裡有沒有寶藏,你不知道。所謂地裡有寶藏是甚麼?就是你地底下有沒有石油、金礦,或海盜放了甚麼寶貝?總之就是好的礦,不管是石油、還是鑽石、甚麼的,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我不覺得這是你把你家的金子埋在地裡被別人發現了,人家就很歡喜快樂地把他偷走,因為這裡沒有這麼講。這裡講「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已經藏在地裡,為甚麼要再把他藏起來?然後「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

  這個比喻只有一節經文,「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你不覺得我們每個人應該像門徒一樣繼續來問:「夫子啊,這是甚麼意思呀。為甚麼要兩度的藏?原來已經藏了,還要繼續的藏?」

  「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我們還能懂,或許這不是你家的地,是一塊荒地,地底下有石油、有鑽石礦、有鈾礦,假如那塊地因為是荒地,大家也看不出寶貴,所以那塊地很便宜,一平方公里只要一塊錢,以前西伯利亞的東北,美國西部常常是這樣,你跑一圈,跑多大就是你的。這是沒有甚麼價值的。但是如果有人發現了這沒有甚麼價值的土地裡面藏著很寶貴的東西,我覺得我用人性來解釋,我看到這塊地,我一定會想盡辦法跟人借錢也要變賣所有來買這塊地,因為這是億萬的賺。但是還有一件事,我在變賣、在買的時候,我要讓這塊地的價值更不為人所知,把他藏起來。因為別人若知道那塊地有寶,你可能就買不成了。別人可能就捷足先登了。所以你要把他藏起來。這我們都能懂。這地裡是個寶貝,我要去買這地,為了不要有人競爭,我買不到,我就要把他藏起來,把他的價值隱藏起來,然後自己變賣所有來買這塊地。

  各位,這在講甚麼?這不是在講:股票很便宜的時候買,股票很貴的時候賣;這我們都想做,但我們還是通常都便宜的時候賣,貴的時候買。或怎麼樣找到一塊地,地底下有石油;這已經不大可能了。那這在講甚麼?各位,這在講到說:我們基督徒是不是識貨的人。我們基督徒是不是把耶穌看成至寶?如果我們看成至寶,我們就會變賣一切所有,要得到耶穌或神的國。並不是耶穌或神的國是錢可以買的,而是說我們把這看為至寶。

  我們信耶穌是最大的福氣。我們信耶穌不僅是神祝福我們,還有一個態度:我們信耶穌就是受到一切的禍患,我們也還要再信下去。因為我們無論如何都不離棄耶穌,因為我們知道他是最棒的。這就是這裡的意思。這世界上很多人根本看不到耶穌或我們的信仰。他們在表面上看基督教,基督教有甚麼東西嘛!很多人覺得它是又窮又差勁又很不好的歷史又迷信,根本是一個沒有價值的東西;可是,我們因著聖靈光照,知道這裡面有寶貝,我們就好像花盡所有的力氣也要得到他。「把他藏起來」,意思不是不讓別人知道;把他藏起來是,我一定要得到這好東西。藏的意思是寶貝他的意思。

  第二個『藏』的意思是寶貝的意思。第一個『藏』的意思是不顯著、沒什麼。天國對你來講可能現在看起來沒有甚麼寶貝,但你是不是會繼續珍惜他,不讓他被人奪去了。

天國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

  45-46節,「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同樣的,讓你看到神的國是最寶貴的,值得你捨棄一切來得到。這比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聖經既是用比喻,比喻的解釋就不敢說一定是怎樣。道理,譬如三位一體、童女懷孕,這些道理,我們最起碼在字面上要堅守住,例如:耶穌在死裡復活不可以有別的亂七八糟的解釋。但是比喻的時候,我們只要忠於那文字,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這個比喻就有不同的看法。

  剛剛我講的天國或那珠子,我們可以說是耶穌,我們可以說是天國,就是別人看不起,但我們被聖靈光照,我們覺得是至寶。我們就撇棄一切來跟隨耶穌,然後我們也盡我們一切力量讓我們的信仰保存在我們裡面,絕對不被威迫利誘或患難所動搖。我們可以這樣來解釋:天國就是耶穌基督,他就是至寶。但你也可以把這比喻顛倒過來講。那個寶貝或重價的珠子就是我們;那個人就是上帝。他來到這個人間要尋找寶貝,當他找到了,上帝就變賣一切所有的,把我們買回去。那一切所有的就是耶穌。上帝捨棄自己的兒子,用他的寶血把我們買贖回來。這兩種解釋其實可以變成一種,不管是上帝在我們世人、罪人的眼中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或我們這些罪人在上帝的眼中應該是最可憎可恥的,但因著神奇妙的恩典,我們會看重上帝為寶貝;上帝也因為他自己作的拯救工作,看我們為寶貝。這個比喻也可以這樣來理解。

  我們低頭禱告。天父,求主同在,恩待你的教會,恩待你的兒女,讓我們能夠在生活裡面,不管是聽道、聽比喻、看聖經、禱告、教會生活、家庭生活、一切的事上,求主讓我們被聖靈光照,知道你的寶貝、珍惜、可靠,而讓我們把你當作至寶,主啊,因為你的確把我們當至寶;讓我們撇棄一切來跟隨主,因為你的確捨棄你寶貴的兒子來換取我們。我們獻上感恩,求你賜福每一位弟兄姊妹今天晚上的一切活動、明天的敬拜和我們這一生。我們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文字PDF /      講道MP3 / 
發佈者來自/68.194.187.194

前一篇     後一篇     修改     回"公佈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