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講道系列

前一篇     後一篇     修改     回"公佈欄"

標題 / 130411 富足的信心 (路加福音12:13-32)        編號 /  904
發佈者 /  康來昌       發佈時間 /  Fri Apr 10 03:20:24 2020
文字PDF /      講道MP3 / 

富足的信心(路加福音12:13-32)



信心是從神的啟示(道和耶穌基督)、聖靈的工作

  信或信心、信仰,最基本的你需要知道那是什麼。羅馬書10:17,「信道是從聽道來的」。原文沒有「道」字,就是「信是從聽來的」。正確的信心、信仰、信念是從上帝的道(神的話)、耶穌基督、聖靈來的。當我們因著聖經的話、因著耶穌基督的工作、因著聖靈讓我們明白耶穌基督的工作,我們對上帝有種認識,這認識使我們對這世界很積極、很正面、很喜悅,這是信、信仰、信心。我們不斷會講到這樣的信心。從今天耶穌講的這比喻裡面,我們也希望大家都有這樣的認識。

分家業不一定是錯的

  路加福音12:13,「眾人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夫子!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

  當在看這些經文時,記得我剛才講的什麼是信心,信心是因著神的啟示,因著神的話,因著聖靈的工作,讓我們對神產生的認識。也就是不要把信心想錯了。一個對神認識、認識神的人有種很大的、正面的喜悅。負面的,我們會搞錯了,尤其看到這樣的經文,會以為和兄長分開家業是不對的。各位,聖經沒有說和兄長分開家業是不對的。

  耶穌後面講的那個比喻,就是有個人田產豐富,不知道要怎麼對他那豐富的田產作準備,就要把倉房拆了,蓋一個更大的能收藏一切財物。各位,這些都沒有一點不對。分家業未必不對,田產豐富也未必不對。富足不是不對,包括物質上的豐富不是不對;這都是神造的,非常好。我們信心是根據神的話、相信神的話;神的話說「神所造的都很好」,包括田產,包括我們有智慧能經營田產,包括很智慧的能夠分家業,這都不是錯誤。

  剛剛讀的經文就繼續講到我們一切都在上帝的供應中,包括我們有吃有喝,神都眷顧我們。這些話也不要搞錯了。我們看經文,會覺得為吃喝憂慮是不對的,但這也不是不對。始終要記得我一開始講的,信心是什麼?信心並不是不吃不喝,信心並不是一天到晚讀經禱告;信心是因著神的工作、神的啟示,透過耶穌基督的救恩、聖靈對我們的光照,讓我們有個正面、積極的生活態度。如果你有這態度,特別我是在信義會講這道,大家應該更能明白,因為信心讓我們稱義、信心讓我們得自由,「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林前10:23),我們不是在被綑綁當中的,而世人的罪惡正好就是在被綑綁當中。

  有一個人對耶穌說:「夫子!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若用中國文化傳統來瞭解,會想到這是敗家子。我們小的時候讀的故事,都是本來一個很好的家庭,爸爸一死就在分產業。不只是中國,西方也有,大家本來都很相親相愛,一分家業就你死我活。(托爾斯泰也寫過這種小說)。以至於我們好像都有個想法,分家業是不對的。看這裡講的好像也覺得是不對的。各位,聖經裡沒有這樣說。

  當以色列人進到迦南地的時候,第一件事是打敗那裡的人,第二件事就是分產業。分產業並不是錯,這需要很大的智慧。當我們都覺得要和諧,大家在一個屋簷下快快樂樂;抱歉,這也是違反聖經的,因為聖經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就是我們常在信仰的過程裡,把自己傳統的道德、觀念放進去;不一定是錯的,但那基本上不是建立在神的話、神的啟示上,就會有很多偏差,然後我們就會有很多痛苦。好嘛,我們都合在一起!各位,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不管年老、年輕的,我也不曉得各位的狀況,但我們每家都是,三代同堂,流不完的眼淚、吵不完的架。有的時候是我們沒有辦法分。聖經舊約、新約都講「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我們一聽到這,都覺得是不孝,但在一起又痛。

  我這裡不是在講這些問題。我只是提個小例子來說明:我們常常把一個熟悉的傳統觀念套一下聖經,就以為這是信仰。不是的。耶穌沒有說不可以分開家業。不但沒有說,而且我們每個基督徒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斷事的官。甚至是從創世記開始,神所做的創造工作裡面,不僅是神使無變有,而且是做分開的工作,把光和暗分開了,把天上的水和天下的水分開,把海和陸分開,後面再講分得更細,叫做「各從其類」。這分並不一定是錯誤的。當然合也不一定是錯誤的。人在一個罪惡的世界,如果不信靠主、不認識主,分和合都有很多痛苦。

  不要想到在今天的世界過一個沒有罪惡、幸福快樂到底的生活。我們在這個罪惡世界裡,的確是嘗到天恩的滋味,得到上帝給我們的幸福快樂,(希望每個基督徒都能阿們這句話),但我們也同樣知道,像羅馬書第7、8章都跟我們講,「我們今天還在勞苦嘆息」;像希伯來書說的「我們如今還不見萬物都服他」。雖然基督已經得勝,已經道成肉身,從死裡復活,升天,坐在至大者的右邊,差下他的聖靈引導拯救我們,神的國度如今就已經在進行當中,可是我們仍然還在許多勞苦嘆息當中。

  我們基督徒比世人幸福快樂的就是有信、望、愛。我們雖然跟他們一樣仍然活在這罪惡世界,呼吸一樣的空氣、喝一樣的水。並不是基督徒就有比較好的陽光,並不是基督徒就不會得癌症,並不是基督徒家庭就不會發生問題、困難。我們都跟世人一樣活在同樣的世界;不一樣的是我們信這位神,那就是有天地之別。我們信這位神,就讓我們在各樣艱難中得勝,也在各樣喜樂中歸榮耀給主。

  我們在這世上(包括在教會裡),常常需要作判斷的工作、分別的工作。最重要的,我們要能夠知道「真信仰」和「假信仰」,「敵基督」和「真基督」,要不然就跟「東方閃電」跑掉了。我們要能分辨,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並不是錯誤,這是上帝給我們的智慧,我們需要這樣做,我們需要靠著上帝能有好的分辨。

  很多人一想到「不要論斷」,就以為我們和稀泥,好壞是非不分。不是這樣的,我們要能分得非常清楚。包括保羅也講過不要論斷(羅2:1-3,14:3-4;林前4:5),但他說的意思並不是我們不要去作判斷。我們會作的,不但會作,在哥林多前書第6章,不是說你們彼此相爭不對;這在人間一定有的,在神的教會也一定有。在舊約以色列中,從亞伯拉罕的家到摩西所帶領的百姓,到大衛,通通都有這些糾紛問題;只要主還沒有再來,在神的家裡,我們也會有這些。哥林多前書第6章說:「你們中間有紛爭的事」,他下面不是說「你們怎麼不各讓一步、五十呎、一寸」,我們也知道「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讓一讓嘛!很多人就講讓一讓。各位,這不是聖經講的。求公義、公平不是不可以的。我們常聽到姊妹說:「你就忍一忍吧」,你忍忍忍,忍到最後就生病了。我沒有說,不要忍耐。我只是說,我們常以為我們的信仰,信望愛就是唾面自乾,人家怎麼侮辱就算了,沒關係。不,這不是我們的信仰。我們的信仰比這要積極得多。我們的信仰不是不分是非、正義、對錯的。我們是求主申冤的,當然我們自己也認罪。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6章說:「你們中間有彼此相爭的事」,他有告訴說要情願吃虧沒錯,但他責備他們的是「你們怎麼敢在不義的人面前求審」,下面一句話,「不在聖徒面前求審」。今天我們常常也是這樣,人來到教會問,我們都說「你們兩個和好」。注意,到聖徒面前是求審,不是求和好。當然我們應該求和好。我的意思是:如果要講求和好,我們必須把是非對錯講清楚。有時不一定能講清楚,有時也不一定能讓那正義伸張,但我們不是和稀泥的。

  保羅在後面就講到不是說不求審,不是說不分辨;而是說不但要求審,而且要知道世界是為我們所審判的,甚至我們要審判天使。因此,分地、分家業、財產的重要,未必是錯誤的。最重要當然是我們尊主為大,我們不貪婪,但並不一定是不分開家業。

耶穌不作斷事的官,但耶穌是審判一切的主

  12:14,「耶穌說:你這個人!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耶穌不作斷事的官,但耶穌是審判一切的。耶穌在這裡講的意思只是說,所有我們在人間看為重要的事,萬事莫如認識、信靠上帝重要。所以你到耶穌面前求醫治很好,求吃餅得飽很好,求斷事也很好;但你求這一切事的終極目標,不是只是求醫治、吃飽、斷事。如果你只求這些,聖經上(特別馬可福音、路加福音)都有講,耶穌就離開他們了。如果你只求醫病、趕鬼、吃餅得飽,耶穌就離開他們了。因為在馬可福音第1章耶穌特別講,「我是為這事出來的」,「這事」就是傳道,傳天國的道理,「我要你們認識我是誰」。所以耶穌在關鍵地方都會問,「人說我是誰」?「你們說我是誰?你有沒有認識我是誰」?

  「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17:3)永生包括今生的公義、和平等等,但是你是認識耶穌而得到的。你如果只把耶穌認為是講話很有道理、很有權威,所以你也來幫我們作斷事的官吧,那就錯了。不是斷事不好,而是耶穌不要人只以為他是個斷事的官。就如同不是吃餅得飽不好,而是耶穌不要人以為他只是一個給你吃飯的人。醫病趕鬼很好,但耶穌不要讓你以為他只是替你醫病,醫完病就完了。耶穌要作我們的主的,他要作我們生活大事小事上的主宰,不是只給我們吃喝的。

渴慕主、尊主為大最重要

 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

  然後耶穌,12:15,「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免去一切的貪心」,其實「貪心」、「貪婪」在羅馬人、希臘人,甚至在某些神學家來看,如果你貪婪的對象是正確的話,那是很好的。譬如羅馬人認為羅馬的強大就是他們有無比強烈的對榮譽的貪婪,他們的尋求榮譽(honor)使他們成為一個大國。希臘人可能非常貪婪知識,覺得他們對知識的追求是讓希臘文明強大的理由。有人貪婪美,可能是藝術家。

  所謂貪婪,意思就是對一個東西無休止的渴望和喜悅。從我們基督教、聖經信仰的觀點來講,如果你不是對主,對主的國、主的義貪婪的話,就都是錯誤。「你們要先求」、要先渴慕、要先尋求「神的國和義」;「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太5:6)。如果我們貪婪、渴慕、渴望、渴想的對象是上帝,「我羨慕渴想耶和華的院宇」(詩84:2),「我羨慕你的訓詞」(詩119:40),那是有福的。我們是因為信心、因為上帝的啟示,而知道神把他美好的恩典,包括他自己的豐富、公義、和平、聖靈中的喜樂,白白賜給一切尋求他的人。所以,「免去一切的貪心」,正是要免去你對上帝以外所有受造物那過分的渴慕。這點,我們每個人就都有罪了。不要把罪想到是殺人放火、吸毒、賭博…這些;我們可以對神以外的某些東西過分的喜悅、過分的想要,包括不當的想要,這就是罪。

  這我並不能舉例說什麼叫做過分。你希望你的身材標準,像林志玲一樣,那太過分了嗎?我希望有一千萬、兩千萬,那太過分了嗎?一百萬、兩百萬就是中庸之道嗎?不是的,都不是這樣衡量。我們最重要的是把神當作我們的神,把我們的主當作全地的主宰,我們單單的敬畏、敬拜、喜愛、事奉他。「除我以外不可以有別的神」,我們把神當作神(It’s better to let God be God.),把神當得的、該有的一切敬拜、事奉、尊榮…等等歸給他。當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當我們始終是靠著主的恩典、靠著耶穌基督的救恩、靠著聖靈給我們的光照、靠著我們對聖經的認識,而認識這位上帝的美好,對他有渴慕、有敬拜、有敬愛、有尋求等等,(這就是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一切都加給我們。

  我們基督徒有個最正常、最聖潔、最健康、最良善的世界觀和生活態度,我們不會覺得這世界沒有意義的,因為這世界是上帝造的。跟基督教想法最相反的就是佛教,佛教認為一切都是虛,一切都是空。我們認為一切都是實,一切都是真,一切都是美好,因為是上帝造的。

  但我們當然知道這世界的罪惡和可怕。罪惡和可怕就在於人把某些受造物提升到上帝的地步。錢、性、美、知識、權力,甚至好的東西,自由、愛情、民主、環保,你都可以把這些好的東西越了分,成為我們的神。

  我們基督徒不會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但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我們會說:「人如果失去了生命,還有什麼呢?而生命從上帝那裡來。只有上帝是那不可逾越的最美好的東西」。我們求聖靈幫助我們始終不是只有在口頭、悟性上,而是在我們整個人的心靈、身上,「主,你是我的一切。我的良人白而且紅,超乎萬人之上」。我們求主讓我們得著主,嘗過主恩的滋味,我們就會產生一種更大對主的渴慕和尋求,而這更大的渴慕和尋求,又因為我們因著信、因著神的話,知道他把一切的美好藉著耶穌基督白白賜給我們,所以我們們就喜悅,就有愛心、有盼望,就不至於把上帝以外的受造物作無限要求的貪婪。

  這不是只有賭博的人對金錢,吸毒的人對毒品的貪婪,我們每個人都會。包括各位姊妹,有一件衣服你很想要,沒買到,你就特別想要;別的都不要,就要這一件。大人、小孩都一樣,小朋友有一房屋的玩具,但想要的沒有,他就受不了。我們的特點是這樣,我們人的罪性恐怕也在這裡,就是我們把受造物來代替上帝,我們不能從上帝那裡得到唯一的滿足,要從其他地方得。

  從其他地方得到滿足不是壞事,神也讓我們禱告祈求,「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我們肉體上、心靈上、金錢上、環境上需要的,我們的父是知道的,神供應我們。神造了一個美好世界、預備了一個新天新地,神在現在也讓各位住在新竹這樣一個好地方。我剛從高鐵下來,真是看到有這麼舒適的住宅環境。我們很感恩,為勝利堂感恩,為各教會感恩,知道主有恩典,希望能因著信心而歡喜快樂的享受。

  耶穌在這裡所講的重點不是在講家道豐富不好,不是在講分家業不好,而是這些東西常常容易過了界線,取代上帝。我們也不能說十萬、十億叫好或不好。如果你是所羅門,你需要的家道可能是非常的豐富。不要只想到箴言講的,「讓我不富裕、也不貧窮」。什麼叫不富裕、也不貧窮?各位姊妹你會禱告,「主啊,讓我不要太醜、也不要太漂亮,讓我有個中庸之道就好了」?不可能。妳一定是智商太中庸才會作這種禱告。

  「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這倒不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不要在乎那些身外之物」。是身外之物,但這是上帝用來養我們的,包括養亞伯拉罕、摩西、大衛、所羅門,這些人都是富裕的。亞伯拉罕在東方人眼中為至大,他非常富有。我們沒有說富有、今世的富裕、美麗不好,這都是上帝造,上帝給我們的。我們當然希望上帝多給我們,但上帝沒有多給我們,或有時給別人多,或有時給我們很多,但後來又收回,就是老了。這我們都感謝主,希望我們能處豐富,也能處卑賤。我們不是隨遇而安,我們是有信而安。我們有信心,求主讓神給我們的豐富使我們能像保羅對提摩太講的,在富裕裡持守真正的富裕,用神給我們的富裕不僅過一個好的日子,也能過一個憐憫人的生活,不管是金錢上、體力上、知識上,或是教會的富裕。

  我感謝主,這是一個富裕的教會。剛才也跟長老娘在談,富裕的教會可以有多少的資源給那貧窮的教會,而且我們不是自大,這是神這樣的分配,使用我們來把神給我們的美麗、健康、財富、知識、能力能夠分給其他的人。當然我們也從其他人那裡得到主藉著他們給我們的豐富。

  我們不貪心,我們辛苦努力的工作,但我們是在信心下做這一切事。我們只有無比對主的渴慕,和在主裡因著信心得到無比歡欣的滿足,使我們不至於對其他受造物有不當的要求,或當別人得到的時候我們有不當的嫉妒。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家道豐富在乎生命好。一個認識上帝的人,一個與主相連的人,一個心裡面聖靈充滿的人,一個主的話、主的愛、主的盼望很豐富的人,他能讓自己也讓周圍的人聞到基督的香氣,讓他們生活都豐富。

 田產豐富不是不好

  於是耶穌就用比喻說了,路12:16,「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田產豐盛不是不好,是很好的事。基督徒尤其不要有種仇富、仇美(指美麗,不是指美國)、仇知的觀念。因為自己不漂亮就說「美麗是虛浮的」,因為自己書讀得不好就說「知識叫人自高自大」,這是種很不當的嫉妒,不好。我們不要嫉妒,而是求主賜福我們,包括在每件事、物質上賜福我們,也賜福每個人。我們為人、為國家,甚至為敵對的人禱告,因為我們哪會希望人生活痛苦?當然我們最希望的是人都能認識主、敬畏主,而如果常常需要經過艱難我們的信心才能更純,我們也願主的旨意成就。當然我們更希望,我們在富裕當中有越來越純正的對主的信心。

  這財主田產豐富很好,是主的祝福,感謝主。在利未記26章、申命記28章講得很清楚,整個舊約、新約,包括耶穌也都講,如果一個人、國家、民族順從主,以下的祝福就會追著你,豐豐富富,包括田產豐富。這不是壞事,我們可以求神給我們,但如果神不給我們,我們也感恩;神給我們,我們也感恩。我們是在感恩中生活。求主憐憫、幫助我們,讓這世界上的人都能夠田產豐富,但當然我們知道:最重要的是他們心中有主;若是沒有主,豐富、不豐富都是悲慘的。

 會思想打算不是不好

  路12:17-19,「17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18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19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

  這財主就思想。田產豐富是好的,家業多是好的,心裡思想是好的,蓋倉房是好的,有多年費用是好的,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也是好的。不好的在哪裡?你注意到沒?不好的是在他做這一切事情時沒有想到上帝,這就是不好,這就是罪惡,滔天大罪。

  這就跟路加福音裡另外一個財主(路加福音16章那個無知的財主)一樣,他穿紫色細麻衣服,天天奢華宴樂。各位,這都不是罪惡。所羅門也應該是天天奢華宴樂,聖經沒有一個字責備他,雖然可能他過得太奢華宴樂,但我不能說那是罪大惡極。甚至那無知的財主還有一點憐憫心,允許拉撒路吃他桌上掉下來的東西。那裡,你沒有看到他作了任何的惡,就如同這個田產豐富的財主,他沒有作任何的惡。

  各位,這世界有很多做好事的好人、非基督徒,很多不做壞事的非基督徒,可是他們就差了一件,那就叫他們下地獄了。他們從來沒有在任何事上尋求過上帝,這是罪惡。

  要先求神的國和義。不管是牧師、長老、執事,甚至宣教士,你都可以專心在宣教、在講道、在把教會經營得很好,而沒有對上帝的愛和信,你可能只是在經營一個東西。這就是哥林多前書13章講的,你可把一切家產拋棄,為人焚燒,仍然沒有愛。你沒有上帝的愛,上帝對你不是很重要的,上帝那深刻、從聖靈、從他啟示來的愛不在我們心中。啟示錄裡,耶穌稱讚了以弗所教會:「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我知道你的勞苦,我知道你為我所作的工,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你做了這麼多事,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各位,非常可能的我是個職業傳道人,講的道四平八穩非常準確,甚至可以帶很多人信主,但耶穌最後可能說:「我從來不認識你」。一個人心中有沒有尊主為大,這是核心的問題。

  這無知的財主沒有做任何壞事,但他沒有做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那一件,「除我以外不可有別的神」;他是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神。他有想,他自己心裡想,但不想上帝,只想他自己看到、想到的,跟這世界上很多好人一樣。

  「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這真是個很普遍的問題。各位,你有沒有問過這問題:「我的衣服沒地方放,怎麼辦」?「我的錢要放在哪裡」?當然很多人的問題是「我沒有出產怎麼辦」?「我沒有衣服怎麼辦」?我們不希望人沒有衣服、出產,但我們希望人在有衣服或沒有衣服的時候,你當趁著你一息尚存的日子(不管有或沒有一息尚存的日子)記念造你的主,尊主為大。

  這財主會思想要怎麼辦。想不是壞事,很多基督徒以為我們不要想,很多人一想到上帝的恩典、神、聖靈、主的作為,就有個想法:「凡是主的作為、聖靈的作為,就是我們變成一個懶人、死人,什麼都不動;聖靈的工作越大我們就越懶、越死、越不動」。不是常會聽到人這樣講:「就讓主來做,我們什麼都不能做」。誰說的?一個被聖靈充滿、有上帝恩典的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什麼都要做,也什麼都能做,「我靠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基督徒不是不積極的,我們不是鼓勵大家變成木偶。我們非常積極,我們求神藉著我們做事,榮耀歸給主。我們希望隱藏自己,不出風頭、不爭權奪利,但希望我們是個活的教會,不是死人的教會。所以一個人會思想、有出產、豐盛、要收藏、會未雨綢繆、會考慮,都是很好的。

  然後他說:「我要這麼辦」,我要做事,不是我什麼事都不能做,我能做,我「要把我的倉房拆了」。拆倉房也不是壞事。在中國大陸很多「釘子戶」,不肯拆,也有很多的批評。我們批評起來批評得很愉快,等我們自己這地方要「都更」、「都市更新」,有一家釘子戶,我們也很火大:「共產黨在這裡就好了」。各位,我們人常常是很自私的,我們考慮一件事常常是對自己有沒有利。當然考慮自己有利也不是罪惡,只是人沒有把神放在首位,尊主為大,或早或晚,什麼問題都會產生。

  「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這個人,當然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我以前看解經書,那時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很流行,有解放神學家就講,這人是在囤積居奇,要等糧價賤時收買,糧價高時賣出,是資本家喝血的心。我在想耶穌應該沒有講到這麼多地方,我想耶穌並不是在講到他囤積居奇這些事。這些事不好,我們是要避免。但這人在這裡,我想純粹就是要讓他自己的生活很幸福。如果從一個角度來講,這還真是現在的市政、執政人員需要的「眼光」,看得遠一點。我們常常都只顧到現實。這人有眼光,把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會有短暫的損失,但他看得遠,看得很對。他的損失,可能一個就是暫時沒有倉房,他的收藏會壞掉;或者他現在要去租別人的倉房,會有額外的開銷,但這值得,因為可以一勞永逸解決問題,「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

 安逸吃喝不是不好

  19節,各位,連這句話也不能說他錯了,甚至這可能是最對的一句話,有最正確的人生觀,「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各位,這也是我的夢,哪個人沒有這夢?哪個人不是希望現在買的基金、保險到晚年時可以生活無慮?現在人的壽命越來越長,我們教會有個徐長老106歲過世,有個蕭媽媽101歲還能夠穿針線,她在過生日時還表演給我們看,身體也很好。感謝主,她還有很多保險,也有很好的兒孫,真是豐豐富富、快快樂樂。不過我們中國人命苦一點,不太會自己吃喝快樂,還要幫兒女、甚至孫子買房子,八十歲還要帶小孩。

  我沒有說這不好。這都是眾生相,沒有不好。有也很好,但你有這些,如果沒有上帝,就不會快樂。我碰到好幾個老人,看似很幸福,但他說他不快樂。各位,人不認識主,包括你是基督徒但沒有信心,你還是不快樂;你越接近死亡的時候會越害怕,你越衰老的時候越多問題。其實也不一定要等到老或接近死亡,任何時候人活在世上因為遠離了上帝,因為用其他東西,其他非常美好的受造物代替了上帝,就都一樣產生問題。說到其他美好的受造物,沒有一個受造物不好,不管是具體的像鑽石、森林、人、美麗、健康、性,或抽象一點的自由、平等、博愛,都是好的,但這些美好都必須在尊主為大之下。沒有尊主為大,所有美善的目標都會變成悲劇、血流成河。你看人類歷史上,為了一些理想的追尋,死了多少的人,流了多少的血。

  現在他有個很中庸、保守的想法,就是「對我的靈魂說: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我們希望能快樂,到晚年能快樂。其實猶太人很多地方跟我們中國人很像。我覺得這也是命苦,你要到晚年才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做什麼?我現在發現晚年都不能吃喝快樂,吃不下、玩不動,要年輕。但年輕也不能吃喝快樂,一吃,衣服又穿不下了,人生真的很麻煩。我再次說,這些都沒有壞,沒有什麼不對、不好,很好,很健康。不好的就是因為他沒有主,他在考慮這一切時,主在他心裡的分量是那樣的輕、是那樣的淡。

我們得恩典,分享恩典

  12:20,「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神對他說」不知道是神在夢中對他說,還是神顯在他面前對他說,還是神學上講的「一般啟示」、「普通啟示」,神藉著萬事萬物在間接的對他說。

  「無知的人哪」,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人並不無知,他會經營、會預備、會打算、會計畫、會忍痛、會犧牲短暫的痛苦,為要有長期的快樂。他想的都很對,只有一個錯,就是他的一切裡面沒有想到神,主不是他的主,主不是他最重要的。他不知道,也不相信主是愛他、照顧他的,他沒有信心。

  「今夜必要你的靈魂」。如果不是今夜,是到他一百歲、一百廿歲時才要他的靈魂,他就快樂了嗎?如果我們活著時沒有信心,不會快樂的。我們要每天都有信心,希望每天都是富足的,也每天都能把豐富東西給人。

  用個很不好的比喻,有個女人,她有非常強烈的性慾,她也得到性慾的滿足,她有五個男人。約翰福音第4章那位井邊的婦人,她有兩個飢渴,一個是性,一個是水。她認識了耶穌,「莫非你就是他嗎」?「我就是」。她就把她最重要的水罐放下,把羞恥也放下,去對別人講:「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各位,我們要認識主,要對人說主,要對我們的同胞說,「不管他多富裕、多成功,我們不是嫉妒,我們祝福他,希望他更富裕、更成功。但『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每天都給誰?」

  我們真的很多時候是為誰辛苦為誰忙。養了兒子到最後送給另外一個女人,養了女兒送給另外一個男人。如果他們聽話、乖還好。他們不聽話,我們還真不知道怎麼辦。就算聽話、乖,人生的可怕、可悲就在這裡,如果你的生活越幸福,當你接近死亡的時候就越恐怖,因為太幸福了,而一死,這一切都沒有了。「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預備的一切後來歸給誰了?

  我們求神幫助我們,讓我們知道神為我們預備一切,讓我們每天歡喜吃喝快樂,讓我們每天有計畫、有打算,讓我們帶著因信心而有的愛和盼望,讓我們是個不吝嗇跟人分享我們喜樂的人。這都沒有一定的界線告訴我們。十一奉獻只是個參考的數目,事實上我們今天可以有更多的奉獻,更多的東西捐出來。但在這裡,我們也不是要去考慮這些。我們需要的是,神為我們預備的永生、恩典,讓我們享受,讓我們分享。所有一切今生來世的祝福都在耶穌基督裡面,讓我們多在基督裡。當我們多在基督裡,多有基督給我們的豐富的時候,因為神的啟示(我們的信心來自神的啟示)讓我們知道神是這樣愛我們,我們得著的是這樣豐富,我們不是個被虐待的小孩,我們是個被寬大對待的孩子。因為被寬大、良善、公義、慈愛的對待,我們就以良善、寬大、公義、慈愛待人。我們認識、領受了神這麼多恩典,就很豐富的給出去。不是我們配,也不是我們能,是我們是蒙了恩典的。這就是基督徒傳的福音。福音就是一個乞丐跟另外一個乞丐說「哪裡有豐富無窮的恩典」。我們得到了,就跟別人講。

  這裡講的這無知的財主實在太像我們中國人,我們中國文化也是這樣,吃苦耐勞,非常辛苦賺錢,等賺到一切時,中風、高血壓。就算你享受了,你能享受多少?如果你在教會裡有跟人分享的習慣,就知道那真是喜悅的,甚至遠遠不只是金錢的分享。我們不一定有那麼多金錢,包括很多的愛,包括禱告。

  在教會裡的禱告會,你如果要沮喪,真是會沮喪,因為禱告會提出來的都是些不幸的事。很少有某個弟兄升官了,薪水從二十萬調到五十萬,感謝主。我相信有人薪水這麼高,但我從來沒碰過這種禱告,都是最近失業,或中風、癌症等等,通常禱告到最後是安息主懷了。我們碰到的都是這些事,但是你在這些事裡面,如果真是聖靈感動,你在聖靈裡為人禱告、為人流淚、祈求恩典,那是一種喜樂、豐富,不論你參不參加他的追思禮拜,甚至你不認識他。

  教會很多時候真是面對這悲慘的世界、國家,因為人不認識主,真是好悲慘。我們真是有各種傳福音的機會,包括追思禮拜。我在教會真是越來越經歷這些。基督教的追思禮拜實在很簡單有意義,又短,又簡單,又不花什麼錢,但是我們有信息、詩歌,有愛。我們教會常常有些追思禮拜,有些老人的親人朋友從國外或遠地來,他們從來沒來過教會,也有些人,教會甚至不認識這人,我們詩班獻詩,為他插花,最後安葬。有人看到基督教的儀式說,「這真是好好」,「我以後也想在教會辦追思禮拜」。我們就說:「那你要信耶穌」。他為了要死得好一點,她就要來信耶穌。感謝主。各位,我們或生或死都是主的人,基督徒是非常幸福的乞丐,因為我們什麼都沒有,但是我們很幸福,又很大方,因為我們白白得來,就白白捨去。

  這個財主不認識耶穌,不覺得他有白白得來,也不會白白捨去。他想到的都是他自己。他也算是用自己的辛勞賺來的,我們也不能說他有甚麼罪惡,但他是無知的,他沒有預備好見主,沒有預備好每天承受主的恩典,且分享主的恩典。所以不是他死了他預備的要給誰,而是他活著的時候他也沒能享受到。

 積財不是不好

  12:21,「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為自己積財也不是壞事,甚至可能是個負責、正確的態度。我碰到有些老一輩的傳道人,一切都獻給主,不為自己預備什麼。到後來牧師過勞死了,就有很多悲哀的事,包括師母占著教會的房產不走。就有很多這類的事。你說她不走,你要她去哪裡?她一輩子什麼都沒有為自己存留,你要她流落街頭嗎?若讓她留在那裡,教會也需要這地方給新的牧師用。我聽過有人說如果一個傳道人沒有為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打算是不負責任,這也有道理。但說負責任,他又能負什麼責任?

  這我不去談了,免得好像我在暗示你們要加薪。我們不能提供任何方法,但我們因信稱義,但我們對神要有信心。我們在神面前是富足的。不要以為在人的面前富足,在神的面前就是貧窮;在人面前貧窮,在神面前就富足。不是這意思。我們沒有那種「無產階級翻身」的觀念,窮人、富人、醜人、美人…,每一個人都是罪人,每個人都需要耶穌的恩典;神的恩典也無分軒輊的可以臨到每個人,只要我們信就必得著,「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彼前1:9)。

  所以讓我們每個人(不管富裕不富裕)每天都能在神面前是個幸福快樂又一無所有的孩子,迫切的向我們的天父要,向我們的天父求恩典,金錢、時間、力氣、智慧、聰明、機會。讓我們要,且讓我們能把得的這些好好的經營、管理;因為我們是天父的孩子,我們得到這些,我們又不是個揮霍的花花公子,而是個忠心良善的管家(就像耶穌講的,或保羅在加拉太書講的),要把這些妥善的用、妥善的分給其他人。求主幫助我們,你的聰明智慧是不是因為敬畏、信靠上帝,而有恰當的分配?

 「不要憂慮」的意思

  12:22-28,「22耶穌又對門徒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23因為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24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神尚且養活他。你們比飛鳥是何等的貴重呢!25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26這最小的事,你們尚且不能做,為什麼還憂慮其餘的事呢?27你想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他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28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

  這段經文也要稍微小心點看。不要以為這段經文就是不可以憂慮,各位,聖靈也會憂慮。所有神造的都很好。基督教是個最健康、最能享受這世界的宗教,因為我們相信所有一切,即使現在墮落到這個地步、這樣得罪上帝,因著上帝的創造、一般恩典,我們仍然很積極的在享受這一切。所以聖經裡固然有很負面的字在說情慾的事,那是指情慾的誤用。所有的慾望、情緒都是好的,因為是上帝造的,不要以為憂慮是不好的。

  哥林多後書7:9b-11,「9b從憂愁中生出懊悔來。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凡事就不至於因我們受虧損了。10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11你看,你們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慇懃、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或作:自責)。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淨的。」包括憂慮、焦急、害怕、緊張,或這裡講的自訴、自恨、恐懼、責罰,都可以是好的。有屬神的憂愁,有世俗的憂愁;有出於信心的憂愁,有不出於信心的憂愁。在舊約、新約裡神的僕人,甚至耶和華自己、聖靈、耶穌都有過表達他們的害怕、緊張、擔心、憂愁、恐懼,都有。各位,情緒不是壞的。我們基督徒並不是天天都笑嘻嘻,耶穌也有憂愁、哭泣的時候。但我們所有的情緒都因為信靠上帝是正面、積極、屬神的、能產生好的結果的,就包括像我們為主生的義怒也是好的。耶穌也有這樣的情緒。憂愁並不是壞事,但如果你不是因著對主的信心的憂愁,而是不認識神的憂愁,那就不好。事實上,生命的憂慮、身體的憂愁、吃什麼、穿什麼,這很正常。各位姊妹,我看你們隨時之間主要就是這兩個:吃什麼?穿什麼?要給兒子帶什麼便當?要給老公吃什麼?但你要知道你的生命、身體比這些都重要。

  第24節說「烏鴉,也不種也不收」,也不要想成基督徒就是過那種也不種、也不收、也不工作的生活,就是啃老族。沒有,耶穌不是這意思。我們不是烏鴉,不是鳥。其實烏鴉雖不種不收,它可是要築巢,還要反哺、餵小烏鴉。耶穌講這話不是沒有鳥類的知識,他的重點在講到我們比烏鴉貴重。烏鴉沒有倉,沒有庫,並不是說我們不要倉不要庫。我們要倉也要庫,但我們是憑著信心。

  「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用現在的科學來看,好像我們大大的能使壽數增加,人的壽命是越來越提高,但這是在上帝允許的範圍下。上帝允許你提多高就提多高,上帝不允許,你就一分鐘、一秒鐘都過不去。我們人不能讓我們更多、更少。最大、最小的事我們都不能做,如果主給我們恩典,我們能做很大的事;如果主不給我們恩典,我們也不必做那樣的事。事實上,也許主給我們恩典要我們不必做很大的事。

  我是常常覺得馬英九總統、中華民國總統,管他是哪一個,都非常可憐,最小的事也不能做。他連發一句牢騷,跟老婆大聲講一句話都會被錄起來,然後Po上網,好可憐。各位,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是上帝的兒女,上帝為我們成就最大和最小的事。憂慮不是錯的,但你要先求神的國和義。

  「百合花也不勞苦,也不紡線」,並不是說勞苦、紡線是錯誤的,而是希望我們勞苦和紡線是憑著信心的工作。是,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汗流滿面或心焦如焚才能糊口,我們的工作很多時候不一定是汗流滿面,但是心中很多的煩惱憂慮,我們常常為世界的經濟煩惱,或你們的先生需要忙碌工作。但我們都感謝主,願我們這些情緒、工作都是信靠上帝。神給我們裝飾。

  「不要求吃什麼,喝什麼,也不要掛心」。不是說不要求。我們是求,而是說你不要在不認識上帝、忘記上帝的情形下,進行世上生活的一切食衣住行育樂;我們要在信靠上帝當中,進行這一切。我們需要有個基本的信心:「我們所需用的這一切東西,我們的父是知道的」(太6:32)。

信心是憑上帝的話、聖靈的工作、神的愛、耶穌的工作,不是憑環境、眼見、感覺

  弟兄姊妹,你就是覺得他不知道,對不對?我們都覺得他不知道。神都不知道我們多麼需要錢;神都不知道我們多麼需要瘦;神都不知道…,我們常常覺得神不知道。這又是今天一開始講的要有信心,信心是跟環境、眼見剛好相反的。哥林多後書5:7,「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眼見就是看到的環境。環境不是不重要,眼見和五官的感覺不是不重要,那非常重要,但那是我們使用的工具,不是我們信靠的對象。

  憑著信心,就是憑著上帝的話、憑著聖靈在我們心裡的工作、憑著聖靈讓我們明白上帝對我們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即使有很多憂慮、煩惱、操心,我們知道我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我們,白白稱我們為義,拯救我們這罪人。你看環境,常會覺得神不夠愛你;你看環境,常會覺得神愛別人更多;你看環境,心中一肚子火。

  再次說,我們不是不看環境,也不是不自省,不是不看看我們自己,但我們看一切都透過耶穌,我們看上帝也是透過耶穌(包括上帝看我們也是透過耶穌),看世界也是透過耶穌,因為耶穌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因為神這樣愛我們,把他的愛子、聖靈白白給我們,把最好的東西在我們最壞的時候就給我們,他豈不更把一切的美好在我們稱義以後更多的給我們?這需要信心。這不是盲目、無聊的信心,不是自信,是來自上帝的啟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所以在33節以後所講的「變賣所有的賙濟人」,這些話也不是照字面講,重點是在講到你對上帝有信心,你知道上帝把一切豐富的給你。

  一個無知的財主他很有知,他為將來作打算、作預備很好,他能蓋倉庫,這也很好,但他的不好就是他沒有考慮到上帝。我們求主讓我們想到上帝。

約瑟的信心,上帝的話試煉他

  聖經上有一個人跟這無知的財主恐怕是一樣的,一樣聰明、高瞻遠矚,我簡單講一下他,就是約瑟。約瑟也蓋倉庫,也預備,因為他所有的預備、建造、生活中的每一刻是憑著信心,所以他的建倉、積存糧食就非常好。我們求神幫助我們。

  我們剛才講信心,特別從羅馬書10:17,「信是從聽來的」。信心、信仰是從聽到上帝的道而來。你可以說從亞伯開始,他們的信心像希伯來書11章所講的,其實不只希伯來書,聖經裡講的每一個信心的人物,包括今天的世代,包括你我,正確的信心都是從神的話、耶穌基督的作為、聖靈感動我們認識耶穌基督的作為而來的。你知道亞伯拉罕聽到神的話:「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你知道神對以撒、雅各、大衛、摩西、約書亞、先知講過話。神對信心的偉人講話,他們聽了,聖靈工作了,他們信了,他們就有信心,然後就產生各種奇妙的信心後面的行為,包括希伯來書11章講的,「他們打退了敵國」,做了這事那事。但各位,約瑟從來沒有聽過神對他說話。在整個聖經裡,約瑟大概是唯一一個聖經沒有記載神對他說過話,你也沒有看到他對神講過話。你看到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有的屬靈人都向神禱告過,但聖經裡約瑟這方面的沒有記載。那麼約瑟的信心從哪裡來?

  我們在看希伯來書11章時也沒有看到「約瑟因著信,讓他在作奴隸時、在監獄時、在作宰相時怎麼樣」,都沒有講這些,約瑟做了那麼多奇妙、美好的事,希伯來書都不講。它只講,「約瑟因著信,臨終的時候,提到以色列族將來要出埃及,並為自己的骸骨留下遺命。」(來11:22)這是什麼信心?我也可以有這信心,跟我兒子講「我死後要葬在湖北的什麼地方」。這有什麼信心?為什麼聖經不把約瑟所所做的那麼多偉大的事講出來,而只講這件事?

  因為這件事是告訴我們約瑟相信上帝的應許一定會成就。不是骸骨的事,不是葬在哪裡的事,是上帝給那塊地,那塊地就能得到。那塊地在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特別是約瑟的時候,他們沒有得到。各位,這就叫信心,因為是上帝的話這樣說。司提反說:「神應許亞伯拉罕那塊地,亞伯拉罕到死沒有寸土、立足之地」,各位,這就叫信心。我們的眼見、環境看起來跟上帝的應許是差那麼多,但求主的聖靈幫助我們,讓我們很堅定,有那樣的信心可以移山倒海。

  我們還沒回答這問題:「約瑟的信心從哪裡來」?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而神沒有跟他講過話?各位,神用各樣方式來讓人認識他,最普遍的是藉著他的道、他的話,但也有些特別的人,包括約瑟,我們看到神給約瑟啟示其實就只有夢。所以我們在效法、讀經時要小心點,你不要聽到這個就開始學,尤其神經質一點的人就天天在看夢了。我們現在有聖經,你最好多看聖經,不要亂作春夢、秋夢、冬夢、仲夏夜之夢、白日夢。神的確會使用夢,那是沒有錯。但百分之99.9999的夢是胡思亂想,你不要把那當作神跟你講話。習近平也在作中國夢。大家從馬丁路德金恩以後都會講:「我有一個夢…」,到最後還是一個夢。

  但當神藉著這夢對約瑟說話的時候,神就是對他說話。如果你真的很想有這種特別經驗,我提醒你一下,你希望你十七歲時被你老哥賣掉去作奴隸三年,還有在監獄裡冤枉被關了很長時間,十年(估計總共大概是十三年)嗎?可能有人喜歡被主人的妻子引誘,不過那是很危險的事。

  神藉著夢跟約瑟講。當然在平常生活中聖經沒有講,我們只能夠存疑,可能是這樣,可能是那樣。詩篇105:17,「在他們以先打發一個人去─約瑟被賣為奴僕。」一切都在神的手裡,神把亞伯拉罕從米所波大米帶出來,又因著飢荒把以色列全族的人帶到埃及,去埃及之前神為他們預備了一個人。這讓我想到耶穌對我們說:「我去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的」。上帝的話讓我們知道不管我們是植堂、拓展、移民,或到鄉村作福音工作,或怎麼樣退休,求主幫助我們都知道一件事:「主,你在前面為我預備地方,就像約櫃一樣為我開路」。

  神打發一個人過去,神派約瑟先去預備,誰都不知道神是派約瑟去預備的,約瑟自己也不知道。是誰讓約瑟到埃及去的?他的兄弟。他的兄弟可不是得到神的啟示:「弟弟,我們每個人出點錢讓你去那裡考狀元,等到你作了宰相以後把我們接過去」,沒有,沒有人知道,他們是用最壞的方法傷害他的兄弟,他們嫉妒他,本來要殺掉他的。而他們要殺他、嫉妒的理由都是因為上帝的話;上帝讓約瑟在夢中知道他會多麼發達,約瑟把這話講出來,他兄弟就要殺他。所以詩篇105:19說,「耶和華的話試煉他」。上帝的話折磨我們,有時不知道是為什麼,有的時候我們知道,但我們需要力量、盼望、信心。

  我們講約瑟的故事講得眉飛色舞、好好玩,但真想想,十七歲到一個異地去,也不知道他怎麼開始學語言的,他不會埃及文,他被欺負,他的身分是奴隸,他怎麼能在那種環境下得勝?耶和華的話在他心裡,給他力量,耶和華的話也試煉他。「人不住的對我說:你的神在哪裡?」神應許的祝福在哪裡?我們生活中都會碰到,只有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看環境、看感覺,我們覺得失敗。當約瑟作奴隸要求助的時候,耶和華的話給他力量。當波提乏的妻子引誘他的時候,神的話一定也磨煉他,因為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後來被關在監獄裡,耶和華的話也在折磨他,因為他的夢裡沒有關在監獄這一幕,他只知道那禾稼向他下拜,星星、月亮、太陽向他下拜,耶和華的話一直試煉他。到有人向他下拜了,一樣在試煉他、折磨他。聖經上講,當他哥哥來買糧食的時候,沒有認出他,跪在他面前,約瑟就想起那夢,「神的話是真實的」,但神的話真實又怎麼樣!夢裡沒有說你要怎麼對那下拜的禾捆,殺了也可以,他要怎麼做?信心給我們的是自由,希望是在愛裡面的自由。我們不知道生活中明天會遇到什麼,但我們知道上帝都用笑臉幫助我們。

  我們禱告。天父,我們謝謝你的恩典和慈愛。求主恩待你的教會,恩待你的兒女,讓我們有豐富的信心,使我們能夠得勝,使我們能夠在失敗中再起來,使我們在等候中有盼望,使我們在得到應許的時候歸榮耀給你,使我們在有這一切的時候,我們盼望你更大的同在。我們渴望你的再來,渴望眾人跟我們同得福音的好處。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文字PDF /      講道MP3 / 
發佈者來自/68.194.187.194

前一篇     後一篇     修改     回"公佈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