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基督徒文摘

前一篇     後一篇     修改     回"公佈欄"

標題 / 清教徒的靈命塑造模式(萊肯)        編號 /  44
發佈者 /  康來昌推薦       發佈時間 /  Thu Oct 14 03:03:51 2021
文字PDF /      講道MP3 / 
萊肯(Leland Ryken):清教徒的靈命塑造模式
BY YADON ON APRIL 15, 2021 | 靈修生活
「神在哪裡?」西敏小教理問答中如此問道。我個人傾向回答:「神在天上」,一般的靈修傳統大都也會贊同這樣的回答。幾世紀以來,最具影響力的靈修模式,在於人們的心靈渴望能從地上被提升至天上;靈命的養成,是透過個人日常規律生活之外的特殊既定活動進行的,諸如禱告、讀經、默觀和敬拜等。

這種對靈命的瞭解,雖然無意貶低世俗的生活,卻經常可窺見神聖與世俗的二分法,認為「世俗」生活不是偏離了真實的靈性,就是僅居次要的地位。假若靈修生活與現實生活相連結,他們認為這是用來平衡生活,不代表他們認同現實生活。

這種靈命塑造的理論,有許多值得讚賞的觀點,但也有危險性存在。透過十六和十七世紀英國與美國 清教徒 的幫助,我們可以對付這些危險。在我們認為什麼是靈命塑造的想法上,這些清教徒有個特殊的貢獻,就是他們聲明生命的一切皆屬於神。

小教理問答問道:「神在那裡?」它給予了令我們驚訝的答案:「神無處不在」。以此見解為出發點,靈修的目的不只是追求個人靈命從世上提到天上,而是將這種尋求由天上帶到世上。

幾世紀以來,人們始終將生活劃分為神聖及世俗兩種層面,由於清教徒拒絕這種二分法,因而肇始了清教徒的敬虔運動。對清教徒而言,生活的一切都有可能是神聖的。清教徒卡頓(John Cotton)論述:「不只是我的屬靈生活,或是我在世上的公民生活,甚至我所過的一切生活,都是依靠對神兒子的信心;所有的人都擁有從他而來的信心媒介」。若將這個理論加以實踐,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

■ 每日的工作和以神為中心的生活

我們可以由清教徒對工作的態度開始探討。他們認為工作不僅是指賴以維生的管道,也泛指日常生活中的各項雜務,諸如洗碗盤和割草等。清教徒在使命或呼召的教義中,其精髓是神呼召人們從事自己的工作,而他們在工作上的表現,就是成為神盡責管家的方式。清教徒神學家史迪爾亦強調此重點:「神呼召每個男人和女人……在世上以特別的職業服事他,是為了人們自己和大眾的益處」。

由神呼召人從事工作的信念,會衍生出幾個必然的結果,一是工作不再是個人的,而是個人活出與神之間關係的一種方式。「不管我們的呼召是什麼」,一份清教徒的文獻如此宣稱:「我們在其中服事耶穌基督」。

如果神是呼召人來工作的那一位,那麼這項工作就是人服事神的方式。因此,卡頓主張人「在服事他人中事奉基督……真誠地做好工作,如同在神面前做的,也如同是擁有天國的產業一般」。美國清教徒梅瑟爾(Cotton Mather)也有相同的看法,他大聲疾呼:「哦!讓每個基督徒與神同行,當他回應神呼召來工作時,會以仰望神的態度,並在神的眼光下忠實地在職場上工作」。

當將清教徒呼召的教義與基督徒靈命塑造的觀點連結起來,我們可以說,基督徒在世上的工作,不只提供塑造基督徒特質的機會,也提供了基督徒美德操練的場所。

依照高爵(Thomas Gouge)的說法,基督徒應該「將內心和情感視為神聖,如此我們在世上的職業中,就能擁有屬天的心」。不像一般人將靈修與前往一些「神聖空間」靜修的觀念連結在一起,清教徒的理想境界是知道「他的店和教堂都是聖地」。

因此,當大多數基督徒在工作中看見服事神的可能性時,清教徒的理想是早已透過或藉由工作來服事神;當很多宗派默默地把敬虔等同於默想的生活方式,清教徒早已將敬虔與現實的生活並行不悖。

■ 在日常的生活中與神相遇

清教徒靈命塑造的第二要點,是將日常事物均視為神聖的習慣。因為清教徒是經由神掌權的廣角鏡來透視人生,所以生命中的每件事皆成為歸向神的潛在指標和恩典媒介。在那個時代,清教徒才是真正的聖禮主義者,比那些僅關注在教堂內增添禮儀的教派更當之無愧。

平凡生活中的神聖,一直是清教徒所主張的。約翰•班揚在其《豐盛的恩典》序言中問道:「你是否忘記了……在擠奶房、馬廄、穀倉、和其他類似的地方,神確實造訪過你的心靈呢?」巴克斯特問道:「難道你想不出一些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也記不起神在每個地方所賜下的慈悲憐憫嗎?」普林格(Walter Pringle)告訴孩子,自己曾在一些明確的地點經歷過特別的事情:他第一次的禱告經驗是發生在「Stitchel Hall的東北方」;以及幾年後他在「花園大門北側的梅樹下」將新生的兒子獻給神。

在這種沒有「微不足道」事情的原則下,生活本身提供靈命塑造持續的媒介。馬瑟(Nathaniel Mather)宣稱甚至那最簡單不過的活動,諸如「男人愛妻子或孩子」,也能成為「蒙恩的行動……是神眼中的大事」。神以「危險的致命熱病」來聖化溫梭普(John Winthrop),所以他「在病痛中,更加體會與神之甜蜜的交融關係」。

對清教徒而言,生活中任何事物都能成為神恩典的媒介。有一天,年輕的貝爾(Robert Blair)望出窗外,看見「燦爛耀眼的陽光,和乳房豐碩的乳牛」;他記起陽光帶來亮光,乳牛帶來牛奶,讓他領悟到自己對生命目的的瞭解,竟是如此地微乎其微。

清教徒視日常事物為聖的觀點,部分是基於他們對神的眷顧有種獨特的認知,因而,這種觀點喚起清教徒養成撰寫日記的習慣。西比斯(Richard Sibbes)說道:「若我們詳讀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就會有自己的神學,是來自我們對神與我們之間特別關係的觀察」。

巴特雷特(John Bartlet)勸告基督徒要「默想曾體驗到神忠實的經驗,以及你曾經從他的眷顧裡得到的美善……在此,為了幫助你,你應該針對神特別的眷顧,製作目錄和撰寫日記」。安波羅修(Isaac Ambrose)使用「聖化的記憶」;他這具啟發性的詞組,來催促人們實行這習慣。

同樣地,自然的教義也引導清教徒在平常的事物中看見神。泰勒(Thomas Taylor)說:「神的聲音存在於所有的創造物中,並且通過它們,無時無刻向我們說話」。當雪帕(Thomas Shepard)問道:「每當我們仰望這宏偉的天地劇場時,除了看見神的手指、臂膀和智慧存在其間,還能有其他的結論嗎?」

在這種風氣之下,任何生活中的事件,都能成為「受教的時刻」。所以劍橋大學學生古德溫(Thomas Goodwin)會一時興起決定前往參加告別禮拜,放棄與朋友參加派對。約翰•班揚受教的時刻,是當他因工作必須前往Bedford時,無意中聽到「坐在陽光下的三、四個貧窮婦女,在門邊談論有關神的事」。

簡言之,清教徒於每一個地方皆可能發現神。他們持續地對巴克斯特所稱的「點滴儘是榮耀」(a drop of glory)開放自己,這促使神會允許臨格在他們的靈魂。

所以,靈修不是靈魂尋求神的故事,而是看見神的故事——在所有的生命中,辨認出神的臨在。

■ 家庭是靈命塑造的媒介

清教徒主義的其中一個特徵,是在兩極間維持平衡的精神。團體層面的靈命塑造,可以喂養我們個人敬虔的操練,並且平衡個人層面的靈命塑造。家庭是這種團體靈命塑造最主要的處境,我們可以將所要討論的大部分內容濃縮為清教徒學者希爾(Christopher Hill)書中一章的標題「家庭的靈命塑造」。

清教徒最喜愛的家庭意象,是一座袖珍的教堂。巴克斯特寫道:「基督徒的家庭……是一個教會……是基督徒為了有更好的的敬拜和服事神所結合的團體」。高莒(William Gouge)說家庭是「一個小教會」;同時柏金(William Perkins)也寫道:「服事神的家庭就是小型的教會,就像在世上的天堂一樣」。

家庭是一座袖珍教堂的意象,進一步說明了清教徒在家庭中操練靈命養成的真實形式。剛開始,敬拜是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固定慣例。百菲爾德(Nicholas Byfield)勸告:「父母應該細心地在家庭中設立對神的敬拜,讓孩子們從小就可以看見敬虔的實踐」。

位於波士頓增加的馬瑟教會做了以下的承諾:「我們承諾(藉由基督的幫助),要以完美的心,在自己的家庭裡盡力與主同行。我們將持續地在家庭中敬拜神,並且依據他話語的教導禱告和讀經,如此,基督豐盛的話語就住在我們的裡面」。

清教徒將家庭視為教會,所以他們把家庭靈修訂為生活中的標準。依據巴克斯特的著作《基督徒指南》,家庭崇拜應在周間的每一天舉行兩次:「每天清晨是為昨晚所得到的安息向神獻上感謝的合宜時刻……並為新的一天,祈求神的帶領、保護、供給和祝福……晚上是要為一天所得到的憐憫獻上感恩的另一個適當時刻,並要告白自己所犯的過錯,祈求神的饒恕,最後為夜裡的安息和保護祈禱」。

清教徒認為與教會相比,家庭更應成為基督教教義和道德的教導中心。例如,泰勒表示需要「教導家庭中的每一份子敬畏神」。清教徒生活上的許多習慣,促進了這樣的教導。

個人的讀經生活是其一,它與清教徒運動幾乎已成了同義詞。「重複所聽的道」是星期日在家裡很普遍的習慣。當代的清教徒觀察家記錄著「清教徒在公開場合所聽到的」,會在「私下重複,以此激勵自己和家人」。就此方面而言,艾頓(Theophilus Eaton)是典型的清教徒,他在星期日的晚上聚集家人,「以樂於幫助的態度, 一起探討有關在神家中所領受到歡愉的事情,並且以禱告感謝神賜下祝福給他們作結束」。

清教徒發現,針對孩童的基督教教導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理問答。巴斯克特的著作《改革的牧師》中的一部分,特別論及「個人教理問答和教導信徒的責任」。史脫克(Richard Stock)是彌爾頓(John Milton)孩提時代住在倫敦時的牧師,周間在教區內為孩童們上教理問答,男孩、女孩輪流上課。教理問答的目的不是記憶而是理解。梅瑟爾提醒父母不要讓「孩子像鸚鵡般地只知道背誦問答的句子,而是要詳細探究,孩子是否能循序理解文句中所表明的屬神的事物」。

然而,有另一項活動使清教徒的家庭,成為其成員靈命塑造的基礎,亦即他們所喜愛的節期。每當感恩節及禁食的節日來臨時,家人會邀請朋友和鄰居前來參加,從以下的日記記載中,可以捕捉到一些在家庭聚會中的特色:「為了妻子和兒子的康復,我們在家中度過莊嚴的感恩日;從我的兒子以利沙開始接續是約翰道生先生,最後由我以講道、禱告結束;我們宴請五十人以上,深受神的祝福」。

很明顯地,當希爾提及「家庭的靈命塑造」是清教徒主義的特徵時,他的觀點是正確的。相同地,史東(Lawrence Stone)也提出「一般人的傾向是以家庭代替教會」,其結論是「清教徒主義的精髓乃是家庭教會」。

■ 清敎徒的敎會生活和靈命塑造

如果我們稍微停下來,以歷史的角度思考,那麼對清教徒的教會生活描述將會更清楚。新教的宗教改革是由一股強烈的反天主教勢力所主導的抗議運動。清教徒對外在組織性的宗教極度不信任,而且拒絕天主教的一些觀念,一是將教會禮儀視為救贖的必要條件,再者是視祭司為信徒與神之間的必要媒介。清教徒在英格蘭是遭受迫害的弱勢族群,他們必須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才能實踐共同的宗教生活。

因此,實際迫害的強制力,驅使清教徒必須視家庭為教會中的教會,這對地方教會和家庭的雙重忠誠,決定了典型清教徒每週的教會生活。

清教徒並不認為靈命塑造和星期日參加教堂聚會是可分開的,所以他們通常參加兩堂敬拜,並且認定講道是公開敬拜的中心。

在清教徒靈命塑造的觀念中,非常強調講道的重要性。歷史學者瓦爾哲(Michael Walzer)稱講道者為「十六世紀清教徒主義的英雄」。生於Lancashire的倫敦講道者沃克(George Walker)描述與他同鄉的清教徒對參加講道的熱切:「當無法在家裡聽講道時,他們會將所有對利益的關注擺在一旁,放下勞動的事物,只在周間工作,並預備好一切,長途跋涉前來聽講道,藉此經常與先知的話語相遇,以及詳加講述神的話」。

希爾曾舉證說明,對一個市鎮而言,擁有好的講道者是項經濟資產,因為他會吸引群眾前來聆聽他在市集的講道。

清教徒的講道是頭腦和心靈的融合。他們對聽者的領悟力有極大的要求,然而,目標是帶出具有感情的表達感動信徒,進而有所行動。講道時做筆記是標準的清教徒習慣;值得注意的是,清教徒們特別強調講道的應用,亦即如他們所稱的,教義的「使用」。

對講道的渴望產生兩個清教徒顯著的慣例,一是「先知講道聚會」,指區牧所參加的講道研討會或研習班,為了要提升講道的品質;另一是與這些神職人員的研習會並行的「講座」加強平信徒對基督教信仰內容的瞭解。清教徒的講師是平信徒私下支持的自由牧者,不受國家教會的管轄,現代的歷史學者稱這些講座「就像是現代查經班的始祖,是具有相當長度與深度的講道聚會,通常參加者是來自鄰近清教徒教會中的牧者和會友」。

我們可以為這些先知講道聚會和講座,再增添另一個古老的清教徒術語一「秘密集會」。為了要避免當時英國國教教會的迫害,家庭的禱告聚會和查經通常都是秘密進行的。柯林森所著《伊麗莎白一世時代的清教徒運動》一書中,包括了「敬虔者的聚會」重要的一章,概述清教徒中的平信徒開始以獨特的方式找尋屬靈的供應,用以挑戰國家或教會當局。

清教徒拒絕以社會流行的組織術語來為教會下定義,反而視教會為團契。他們強調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基督徒能彼此扶持,互相提供有益的影響。「基督徒聯合會」是具有價值的活動,藉此清教徒們可和在屬靈上有相似心志和靈魂的基督徒對話。美國清教徒溫梭普記載「和一、兩位基督徒參加的聯合會」,又增述「神是如此地祝福我們,藉此聚會,我們全都得到鼓舞和激勵」。

華森(Thomas Watson)催促基督徒要與其他基督徒連結,如此「透過勸導、禱告和聖潔的模範,他們就成為使你聖潔的媒介」。

清教徒的靈命塑造中,最後一項組織性的基礎就是教育。設立學校是清教徒的特色,而且教育是以靈命塑造來呈現。彌爾頓為教育的目標下定義:「通過重新正確地認識神,以這樣的知識來愛他、彷效他,學習更像他,進而修復我們從第一對父母所帶來的墮落」。哈佛學院的設立是為了培育牧者,因此在學院裡有一則必須奉行的規則,就是:「讓每位學生都能不只熱切地思索其生命最終的目的,也能明白讀書是為了認識神和耶穌基督是永恆的生命,就正如約翰福音十七章3節中所記載的。因此,要將耶穌基督置於基座,因為他是所有完整知識和學習的唯一根基」。

■ 清教徒靈命塑造的三點總結

有關清教徒對靈命塑造的理論和慣例,以三個重要觀點做總結。

第一是靈命的首要性。清教徒相信人的屬靈生活在其生命中具最優先的地位。巴斯克特寫道:「在神的國度裡,聖潔必須佔有首要的尊榮和鼓勵的地位」。衛勒德(Samuel Willard)提出:「大多數人從觀察人的外在條件,來衡量神對他們的眷顧:當他們得到外在的平安和豐盛時,則稱之為快樂的日子……但是我們有更好的標準……當人越能享受基督的同在時,他們就越喜樂。反之,當人越少花時間認識基督時,他們就變成越不幸的人」。

清教徒的第二個重要觀點,是認為基督徒的塑造可用平衡的基督徒生活來總結。例如,靈命培育的核心是個人性和獨特性的,但只有在家庭、教會和學校這些較大的環境裡才能實現出清教徒的靈命塑造模式來。靈命養育也包括了頭腦與心靈的融合,是清教徒主要的論點,他們堅持講道者要「敬虔和有學問」,但同時清教徒也充分詳細地論及有關培養敬虔的「性情」,所指的就是情感。

最後,清教徒對靈命塑造的觀點,是基於所有生命皆屬乎神的原則。屬靈的生活是奠基在特別的敬虔行動裡,諸如讀經、禱告和參與教會,但也延伸至每天固定的工作和家庭的生活中。

我們所提及的重點可以在柯林森的陳述中美好地捕捉到:「清教徒的生命是持續性敬拜的行動,他們對生命的追求,是基於對神眷顧的目的,持有堅忍不懈和強烈活躍的意念,而且他們持續地通過宗教的活動、個人的、家庭的和共同的生活,來更新這意念」。

 
文字PDF /      講道MP3 / 
發佈者來自/127.0.0.1

前一篇     後一篇     修改     回"公佈欄"


回"首頁"